他們在林小溪的帶領之下,參觀了外骨骼民用研發中心之后,心懷激動地回去,統計相關名單,然后有序安排人過來治療復健。陳華的小舅舅當天晚上就住進了康養中心,開始進行身體檢查,制作符合小舅舅身體條件的外骨骼。軍方統計,首先就要給抗戰抗美援朝的傷殘老兵裝外骨骼。只是當這些老兵看到這些新奇的東西,能夠讓人直立行走,并且能夠獨立生活之時,紛紛拒絕了。“老前輩,你怎么拒絕了呢?”地方武裝部和民政局的工作人員上門勸說。他們不明白這么好的事情,為什么拒絕呢?一個失去雙腿的九十歲老兵,拍了拍自己的假肢,“我已經裝了假肢,用拐杖能站起來。國家已經對我很好了,而且我年紀很大了,看到國家強大,人民安居樂業,已經很滿足了。”“咱們國家還有很多傷殘的退伍同志,他們還年輕,給他們使用,更有意義。這樣他們可以工作,還可以成為家里的頂梁柱,重燃生活的希望。”這樣的對話,在很多地方出現。這些老兵都想把寶貴的機會讓給年輕人,感動了工作人員,也感動了林小溪和武興家。他們華國能夠延續幾千年不滅,就是因為很多人為了子孫后代愿意放棄,甘愿犧牲,把機會和資源留給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