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鎖定真兇!
桌上的那份圖紙,出自大理寺畫師之手。
上面記錄著杏園地下密道網絡的分布,早在杏園被突襲后不久,大理寺便循著密道繪制出了圖紙。
御史案,由大理寺與廷尉府兩司督辦。
情報,理論上是共享的。
換言之,這份圖紙在廷尉府的檔案室里也有一份,駱英是見到過的。
但大理寺的這份...卻有一點點不同。
不同就在于,上面用朱砂筆多勾勒出了一條分有三個岔口的地道路線。
就正是,此前徐安等人發現的那一條。
那條密道分出三個岔口,一處指向城外荒山,其余兩處分別指向駱家大院與廷尉府衙門。
這當中預示著什么,駱英不會不知。
此時,他暗沉著臉,凝重道:“合作?你想怎樣?要找誰?”
說話的同時,他猛然動手將面前的圖紙撕得粉碎,并接道:“這很明顯是栽贓陷害,我駱家與御史案并無關聯。相反,本府與孫大夫素有交情,豈會加害?莫要以為有此偽造的文書,就可構陷我駱家!”
徐安輕嘆,笑道:“駱府尹撕毀文書有何用?文書是否有假,你去杏園地下密室一看便知,咱們無需爭論。”
“而駱府尹雖是武將出身,但已入職廷尉府多年,是非常熟悉案件偵查的。從杏園被定性為殺手基地的那一天起,你便知道自家染上了嫌疑,不是嗎?因為...杏園是先太子的私宅,那地方若成了殺手的基地,就說明幕后主謀與太子關系密切,可隨時出入杏園。”
“表面上,與先太子關系良好之人很多,但私底下能不被懷疑,且有實力建造殺手基地的,除了***之外,就再無他人。”
“再者,御史案因何而發?幕后主謀因何要針對御史臺?只因孫大夫在調查十幾年前的李放通敵案,主謀為了掩飾上一個罪案,因此制造了另一個罪案,以達到滅口的目的。”
“那么,這個主謀的動機是什么呢?又是誰最有嫌疑構陷李將軍通敵的呢?除了你這個當年隴西軍的三大副將之一,還能有誰?畢竟...你因當年的戰敗而負傷,落下了無法根治的傷病。故而記恨李將軍,構陷報復,這并不奇怪!至少在邏輯上,是可以說通的。”
“***和駱家涉案,乃是為了配合你為之。杏園地下隱藏的那條密道,分別指向城外、廷尉府與駱家,就坐實你與殺手有縝密聯系。密道,就是你與殺手暗通的實證!”
“這么多線索證據指向你駱家,且你有極大的作案動機與作案便利,若上呈至陛下面前,你猜...他會怎么做?僅憑你一句是遭人栽贓構陷,就能脫罪的嗎?”
徐安直點要害,將駱家暗中遭遇的危機擺到了臺面。
駱英黑臉,道:“哼!陛下圣明,當也深知我駱家忠心耿耿,自不會輕信表象證據!倒是你...言之鑿鑿,宛若已認定我駱家就是御史案的主謀。但為何還要私下跟我說這些?不是該直接面呈陛下嗎?你到底有何目的?”
徐安笑道:“駱府尹說笑了,下官若認定你是主謀,此番你應該已經下獄,何至于還能坐在這里說話?相反,下官是相信你是無辜的,這才會到此一見。”
“駱府尹掌管廷尉,當也是個縝密之人。你我都能察覺到的隱晦,陛下豈會不知?但陛下并未下旨徹查你駱家,這倒不是說陛下有意要放過你們,而是在等該查你們的人到京。換言之,陛下將你們駱家當成了什么,不必下官再贅述了吧?”
駱英極力保持著冷靜,臉上本就病態的白皙,在極力隱忍之下顯得有些發青,道:“哦?你相信我駱家無辜?為什么?既然相信我駱家無辜,當日在御書房又為何阻撓本府執掌御史臺?”
徐安嘆氣道:“駱府尹想要奪得御史大夫一職,不外乎是知道自家染上了嫌疑,想入主臺府,聯合三司之力,揪出真正的幕后主謀。想法是好的,但你忽略了一點!陛下內心已然認定你駱家涉案,之所以按兵不動,還對你委以重任,不過是為了等新太子到京。”
“再由新太子查辦你駱家,讓新太子迅速立功。那么,你入職臺府查案...不論查到什么,陛下都不會相信!百官也不會接納,不是嗎?后來,你也想通了這點,所以才沒有來找下官的麻煩,對嗎?”
“但下官不同,下官在此案中并無利益關系,態度中立,我查到的結果...陛下是會相信的。”
駱英哼道:“這么說,你當日阻撓我入主臺府,是在幫我了?”
徐安干脆道:“是!但其實也沒有幫到,陛下最終還是讓你暫代御史大夫。而陛下心中的御史大夫人選,不出意外的話,會與新太子同時抵京。”
“那你是如何斷定我駱家是無辜的?”
“兩個理由!第一,你沒有對李家之人趕盡殺絕,甚至沒有殺死李琪。你與曹懷興是同鄉,老家也在隨州。也就是說,隨州是你的勢力范圍。而如今,李家的旁系仍在隨州流放。你若真是當年的主謀,又怎會放過李氏族人?第二,孫大夫是因為暗查李放通敵案而慘遭滅口的,但在他長達十年的偵查記錄中,卻對你駱家只字未提。以孫大夫的縝密,你若有作案之實,孫大夫不可能查不到。唯一的解釋就是,你并非主謀。”
說著,徐安伸手入懷,將孫鶴的日記本擺到了駱英面前。
駱英微微驚訝,得知那是孫鶴留下的文書后,便想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