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真相大白?
皇帝當年奪位之時,若得到蕭無晟的鼎力相助,感恩之下,確實有可能會為了報恩,而替蕭無晟掩飾通敵一事,繼而制造了御史案。
但微微思索后,口中卻質疑道:“好!且先認為你說得對!但...陛下如果只是為了保下蕭無晟這位十皇弟,何須殘殺上千人命?他有無數種辦法可以不用殺人,就能幫蕭無晟隱藏罪孽!何必殺人?”
“例如說,密令孫大夫停止調查,亦或在孫大夫上奏彈劾之后置之不理,甚至可以毀滅證據,乃至于就明著保蕭無晟不死,又有何不可?整個天下都是陛下的,他若執意保住蕭無晟,誰說了都沒用!”
“再者,孫大夫乃為忠臣,剛正不阿,有他執掌御史臺,可保吏治清明。陛下視貪腐如仇,有何理由為了蕭無晟屠滅整個臺府?陛下有這么昏庸嗎?”
龐奇愕然,語塞起來。
徐安的話不無道理,站在私人的角度,皇帝確實有為蕭無晟掩飾的動機。
但方式未免過于偏激,為了保下一人,而殺了上千人,這在行為邏輯上說不通。
只要蕭無忌不是昏庸無度,就做不出這樣的事來。
而且,站在君王的角度來說,最重要的是社稷穩固。他沒有足夠的理由為了一個弟弟,而自斷朝廷棟梁。
孫鶴為官清廉,可保吏治清明。
若他活著,對朝廷更加有用,為何要殺了他?
保下一個蕭無晟而已,何須讓整個臺府陪葬?
最說不通的一點是,如果是皇帝作案,那么他就不可能對兩司下令,限期七日破案!
龐奇遲疑了片刻,似乎在強行尋找解釋,道:“可能...或許...”
但沒等他組織好語言,楊宣就打斷道:“龐大人不必強行解釋!在末將看來,陛下根本不可能是主謀!正如徐大人所說,他要保蕭無晟,有太多中和的方法,無需殺人!”
龐奇道:“那楊校尉的意思是...先太子才是本案的主謀了?可他是個已死之人,如何策反曹知府?”
楊宣正色道:“龐大人就這么確定先太子已死?如果他是假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