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亡魂索命?
皇太后懿旨?
徐安大感意外,隨眾人行禮接旨之余,心中不禁暗想:皇太后年逾八旬,已于上清宮潛心禮佛多年,素來不問政事。緣何此番有懿旨傳出?
在古代,能被冠以“太后”之名的后宮貴人,大概率便是當今皇帝的生母。
當然,這也并非絕對。
涉及帝君早逝,皇子夭折,后宮妃嬪子嗣混養、過繼...等等因素,也會造成太后與皇帝并非直系所出的現象。
但據徐安所知,傳旨禁衛口中的這位圣母皇太后,便是當今天子蕭無忌的生母。
只是,多年不問外事,本該頤養的皇太后,此時傳出懿旨是為哪般?
是否與燕國世子被殺案有關?
眾人跪下后,傳旨禁衛并未當眾宣讀,而是示意唐敖起身,轉到一側小聲私語起來。
片刻后,便又策馬離去。
唐敖手持懿旨卷宗,走回徐安身邊,道:“世子遺體不能交由你手,連本侯也不能染指。太后已親自過問此事,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她老人家開口,就連陛下也不得不從。世子遺體會被送入南郊行宮,并擇日設靈,待查清其死因,找出真兇后方可送回燕國安葬。”
“尸檢,會由宮廷司派人著手負責。屆時,本侯會派人給你送來一份死因詳解。”
徐安疑惑道:“太后為何會插手此事,她與燕國世子有何關系?”
對此一問,唐敖遲疑了半分后,才道:“這并不是你該注意的問題,你只需盡力助本侯揪出行兇者即可。不過,告訴你也無妨,太后與司徒世子并無直接關聯。”
說完,似乎不愿再就此話題展開延伸,扭頭話鋒一轉,接道:“行了。現場你已看過,若有特殊異樣,你就不會這么早出來,對嗎?既是如此,余下之事交由下面的人去辦就行,與我回京吧!世子遺體,雖不能交給你,但使團之人可暫歸你節制、問詢。”
徐安聞此,便也不好再問,點頭應允。
不久。
在禁衛的協助下,燕國使節團迅速收斂好司徒敏的尸身,跟隨大隊人馬趕赴京都。
來時焦急,幾人騎馬趕路。
回時卻不趕時間,徐安二人便坐上了燕國人的馬車。
車上共有三人,除了他和龐奇之外,另外一人便是繼司徒敏死后,燕國使節團的最高長官。
經過交流得知,此人姓云,名星河。
居然也是一名御史,算是徐sir的同行,只不過燕國的監察部門不叫御史臺,而是冠名“都察院”,但其職能是一樣的。
三人相互介紹,客套一番后,徐安笑著拱手道:“云御史遠道而來,本為參加我朝一年一度的朝圣大會,卻不知為何臨近我朝京都后,方才顯露行蹤?按照規矩,你們不是該一入境,就報備嗎?”
云星河微嘆,似有苦笑道:“確實!依照慣例,我方于滄州登陸大乾后,當由你方派人負責拱衛使團安全。一開始,云某確有如此打算。但念及世子殿下初到貴地出使,玩心大起,一再要求沿途游歷一番,便私下隱瞞了行蹤。入關時,使團以商隊的名義辦理通關文牒,你們未有察覺并不奇怪。殊不知,殿下竟發生了意外...”
“原來如此,那不知你們發現現場時的情況如何?在我們到來之前,可有人動過殿下的遺體?案發之前,誰是最后一個接觸殿下之人?殿下身份尊貴,不論晝夜,身邊都該有人陪護。案發時,可發現有什么異樣?例如,呼救聲,或是異響?還請云御史告知。”
“這個...”
云星河卻面露難色,似有難言之隱,口中支吾不止。
徐安看著他,淺笑道:“云御史不必多慮,按你所知,如實說明即可。”
云星河這才點頭,但仍是一副略顯憂心的神色,先問道:“徐大人可信這世上有鬼神之說?”
令徐安眉頭緊皺,一時愣住。
司徒敏在使節團營的帳內被殺,他們的人率先發現現場,也是第一個進入現場。
在唐敖帶人趕到之前,燕國人應該已經勘察過現場,對整起事件的細節最為清楚。
司徒敏身份高貴,帳外肯定時刻有親兵守衛,案發時不可能察覺不到任何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