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徐氏真相,你真是我相公?
徐安微驚道:“你的意思是...徐氏之所以沒落,是因為當年力挺崔太后,而引來不忿?當年迫使徐氏離京之人,整個朝廷的官員都有份兒?”
龐奇不加掩飾,直言自己的猜測,道:“若非如此,徐氏因何輕易銷聲匿跡?徐相貴為百官之首,何人敢染指他的家族?除非不要命了!但若是整個朝堂聯合起來,那形勢就不同了。”
徐安眉頭大皺,想想好像也是這么個理兒。
當年的徐敬之身為首輔,受先帝遺詔,輔佐新君,權勢滔天。從某種層面上來說,甚至可以左右朝局。
若是單個勢力,是無法輕易扳倒徐家的。
即便可以,也不可能將整個徐氏都趕出京都!
那么,除去永和帝遺命與蕭無忌的可能性之外,便只有整個朝堂與之反目,方能成事。
只是,當年的徐敬之因何會站在整個朝堂的對立面,公然支持崔太后?
永和帝平生唯一的敗仗就是輸在大景國手中,當時的大乾朝野都對大景恨之入骨,徐敬之不可能不知情,卻不知為何還要執意支持崔太后與大景建交。
而崔太后的舉動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先帝剛亡,她就忙著與敵國建立通商與外交關系,說起來...屬實有些過于愚蠢。
她難道不知如此一招,會引來朝野反對?
蘇明遠又是何許人也,如何參與其中的?
最為微妙的一點是,在徐家被趕出京城之后,并沒有即時遭到覆滅。
“兇手”反而是采取了一種暗中威逼的態勢,對之進行逐步迫害。
徐敬之夫婦表面上是正常病故的,但根據徐安繼承過來的記憶得知,現在回想起來卻是死于毒手!
由此可見,當年之事并沒有龐奇此時說的那么簡單!
頓了頓,徐安深思道:“那你說說看,當年的徐敬之是如何以一人之力喝阻百官的?蘇明遠又是如何參與其中?此事,后來怎么解決?”
龐奇嘆了一聲,苦笑:“天景年初,朝廷未分左右相,徐敬之一人獨攬軍政大權,一家獨大!說句不好聽的,那時他若有不軌之心,整個京都亦無人能攔他。他本就是軍士出身,有多年的行伍經驗,且素有軍功,在軍中也是頗有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