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盆滿缽滿
站在工地旁的蘇陽,手里拿著報紙,眉頭微微蹙起,卻也回想起上一世,江城百貨大樓重建鬧出來的笑話,本來這塊地,地處市中心,對面就是華融廣場,對不少地產公司來說,都是一塊香餑餑。
百貨大樓在上個世紀,剛剛蓋起來的時候,的確紅火過一陣子,里面的商品琳瑯滿目,的確成為了江城市的地標建筑。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只有十幾層樓高的百貨大樓,逐漸就被附近拔地而起的高樓給掩蓋,雖然占地面積不小,但過時的設計和衰敗的外墻,明顯落后于了時代。
再等到華融廣場的開業,徹底成為壓垮百貨大樓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此之后,門可羅雀的百貨大樓,選擇關門停業,停止運營,背后榮華集團,也開始轉戰其它項目,可惜收益乏乏,一直到過了幾年,百貨大樓附近的房價水漲船高,地皮價格飆升,他們才起了,二次開發百貨大樓的心思。
本來司學忠有意將這塊地收入囊中,雖說在同一個地區,開兩個商場,的確有點浪費,但若是能把百貨大樓,改為華融廣場b座,原本的華融廣場,作為a座,憑借華融廣場的名號,再吸納一大批商戶,也不是什么難事。
但榮華集團的董事長宋千秋,卻覺得,當年百貨大樓倒閉,就是因為司學忠的華融廣場,這要是再把百貨大樓的地皮賣給司學忠,不是徹底認輸了嗎。
可要是拒絕了司學忠,這江城市范圍內,他一時之間,的確找不出什么合適的地產公司,來合資開發。
索性就搞了一場招標,宋千秋的想法很簡單,要么價高者得,他把百貨大樓高出司氏集團給出的市場價賣掉,要么他出地皮,對方起一棟商場,利潤共分,賺取長久利益。
上一世招標會的情況,跟宋千秋料想的差不多,司氏集團的出價,的確不高,但收益分成卻令人心動。
其它幾家有資格參與投標的公司,比起司氏集團開出的價格更高,但卻想要一次性買下這塊地,不給榮華集團分錢。
正常人看來,宋千秋應該在這幾家公司里,挑選一家,不管是一次性轉讓,還是雙方共建,利潤分成。
但最后的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因為宋千秋既沒有選擇司氏集團,也沒選擇其他公司,而是選擇了一家,出價平平無奇,沒有運營經驗,甚至剛成立兩年不到的新公司。
這家公司撞大運的公司,直到半年之后,才揭開真相,因為這家公司的老板,是榮華集團董事長宋千秋的親兒子,宋晨。
這爺倆,壓根就沒打算把百貨大樓賣掉,甚至連合資投資,都是一個幌子。
他們用競標會的名義,徹底將百貨大樓這塊地炒熱,宋晨拿下這塊地之后,四處聲張,說是司氏集團出價三個億,他們都沒賣,你們不相信我,也應該相信司學忠的眼光,于是順利從銀行拿到了一筆貸款。
不止如此,他們還更改了原本的設計圖,將底下五層變為商場,上面的部分,變更為商業住宅,包括寫字間和公寓,隨即將廣告鋪滿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