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火眼金睛
額東西樣式看著倒差不多,但我拿到手上的感覺,卻不相同。
在地下沉埋過數(shù)千年的東西,有朝一日重見天日,自有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不同于贗品。
我對真正的古物,有種天生的親近感,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天賦”。
而章開印剛捧給我的這只青銅鐃,卻沒有這種感覺。
再者,青銅器倒也不是不能用昂貴的橄欖油來保養(yǎng),但這種保養(yǎng)法,是南洋人發(fā)明的,只因南洋氣候潮濕多雨,青銅器容易自然銹蝕損毀,才做如此處理。
像我們在內(nèi)地,特別是做這一行的買賣,東西大多在手上保留不久,通常都會盡最大的可能保持寶貝的本色本味。
青銅器物出土后,經(jīng)過大致的沖洗,即可露出本來的面貌。
若再想精細點,就用開水煮過的潔凈棉布,沾點蒸餾水擦拭即可。
他定是注意到我賞玩寶貝的時候,喜歡用鼻子嗅一嗅,感受細微的氣味差別,所以他特意上了點橄欖油,用那種橄欖的果香味來掩蓋氣味的差異!
“七百大洋買個西周的青銅鐃,價格并沒有少出。但五爺給我拿個上周的,就有些過了!”
章開印手上的折扇搖得快了些,搖幾下停住,哈哈一笑。
“開個玩笑,開個玩笑!沈公子真真的火眼金睛,什么事都瞞不過你!”
他回頭給伙計使了個眼色,伙計馬上回里面的密室,把用棉布包裹著的真品拿了過來。
我拿在手上,仔細看過,確認無誤。
把這只青銅鐃放回他準備的木匣子里,我又起身,在他的架子上挑了一方端硯。
那些摸金倒斗的校尉大多沒什么文化,一般最都喜歡挑金玉青銅這些東西拿,碰上稍微懂點行的,能知道瓷器和書畫的價值。
可硯臺這種東西,重,價值一般不算太高,大多數(shù)人都棄之不取,除非異常精美。
但這也有一個好處,就是贗品大師一般不會花太多工夫去仿這么一個賣不了大價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