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你們要把我的居民帶去哪?
擔心阿姨帶著孩子走的是另外的路。
夏霽背上飛行背包,在天空中開啟【鷹眼】俯瞰地面。
若是阿姨她們出現就會暴露在夏霽的眼皮子底下。
循著離線地圖往靈芝山的方向疾馳,很快便飛到了山腳下。
山上樹木叢生,將山路層層疊疊地蓋住。
夏霽只好降落在地面上,驅動【速度】異能快速上山。
上山的路只有這一條,阿姨自稱住在賈家村,印象中在山腰處。
夏霽兒時跟著家人來過靈芝山游玩。
柳市這邊少數民族中最多的就是壯族和苗族。
而靈芝山則是苗族居多。
苗族人民善歌善舞,也會舉辦很多節日活動邀請山外的人進山游玩。
正月初一不吹蘆笙不出門,初二可吹蘆笙不可出村,而從初三到農歷十七則是集體活動娛樂的時間,其間,各村寨的男女老少舉家出動,四處趕坡。
到了農歷十八,則進入了生產階段,各村寨的蘆笙便封存起來直到秋收完畢。
這種風俗使得苗族坡會大都集中在正月初三到十七這段時間,其間接連不斷的坡會形成一條完整的坡會鏈,當地人根據坡會舉辦的日期排序命名,從“三坡”到“十七坡”,這就是后來學者發現的苗族獨特的坡會群形成的基礎。
苗族坡會盡管在“文革”時期曾經有過一段停滯期,但后來很快又恢復了。
坡會舉辦期間,方圓數十里的男女青年穿著節日的盛裝,吹著蘆笙,齊聚古龍坡,坡上人山人海、披紅掛綠,除了燒香鳴炮,還舉行舞龍、耍獅、蘆笙踩堂、斗馬、斗鳥、賽馬等文體活動。
其中的斗馬以激烈搏斗、驚險刺激吸引著大批觀眾,數十匹雄馬依次爭雄,最后奪冠者的主人,不僅獲得一定的獎勵,還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斗馬這個活動還有單獨的斗馬節。
坡會也是訪親探友的節日,而對年輕的戀人們來說,則多了一個互訴衷情的機會坡會上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唱苗歌,抒,發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純真愛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