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8章 解疑釋惑(下)
第2148章解疑釋惑(下)
盛良醒接著說:“你所說的打破平衡,只是局限在副書記人選,來自于郭啟安的推薦。”
“那么,郭啟安推薦的人,勢必要在現有常委中選擇。問題來了,常委人數是有規定的,出現空缺,務必補上。”
“郭啟安可以推薦副書記人選,你何嘗不能在空余出來的位置做文章,自己做打算呢?”
“再說,郭啟安要是一家獨大,同樣不符合規矩。牽制和制約這兩點,不用我解釋,你也明白其中奧妙。”
真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籠罩在厲元朗心頭的烏云,瞬間云開霧散,豁然晴朗。
而且,盛良醒這個電話打過來,絕非心血來潮,定然得到某種啟示,或者私下認可。
面對盛良醒送上門來的最強音,厲元朗通透起來。
欣喜之余,厲元朗也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補缺人選,是在洛遷省還是其他地方。
盛良醒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了反問口氣,“你覺得,就地選擇好還是外派好?”
厲元朗沒做猶豫,直接回答,“外派比就地提拔的影響面要小很多。”
的確,從本地提拔,其人選就要在副省級之中斟酌。
一個省,副省級領導也就三十到五十人左右,其中還包括年齡大,即將退休的老干部。
真正年富力強的,除了常委外,基本上就是幾個副省長。
要是從這些人里面提拔,又會出現新的空缺。
而遞補人選離開現有職位,有需要有人補上,如此一來,一個補一個,勢必涉及一批人。
況且,人事變動,就是爭取利益的機會。
誰不想更上一層樓,在變局中為自己謀取好處。
所以說,每次人事變動,也是讓人傷腦筋的時候。
厲元朗經歷過多次,自然知道這里面的弊端。
不過,若是空降干部,就沒有那么多的麻煩了。
盛良醒了解厲元朗的底牌后,又向他提出幾點建議。
厲元朗如獲至寶,心中也有了新的計劃。
一個星期后,郭啟安給厲元朗打電話,請他過去一趟。
見面后,郭啟安摸著稀疏頭發,感慨道:“最近盡忙著別的事了,我們好長時間沒在一起說說話了。”
厲元朗順著話題,發出相同看法,“是啊,森竹會社和竹內方平事件,總算告一段落。可您又要操心接替羅謙的人選,一點也不給您喘息機會。”
“呵呵。”郭啟安笑了笑,笑得有點勉強。
看得出,厲元朗故意提起這個話題,使得郭啟安不得不面對,向厲元朗道出真實想法。
“叫你過來,是向你打個招呼。后天,我將帶令文部長去外地,省里的事,你多費點心,兩頭都要兼顧。”
“洛遷省不太平,出了森竹會社和羅謙的事情,人心不穩。只有迅速敲定副書記人選,全面恢復正常,我們穩了,底下同志才能收回躁動的心。”
厲元朗明白了,這是郭啟安提前釋放信號,他推薦的人選,是鄭令文。
仔細想來,并不出意外。
組織部長成為副書記,并不新鮮。
不少地方,副書記兼任組織部長,也有兼任政法委書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