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2章 人是好人
本就是一片廢地,雜草叢生,無人問津。
他們利用起來,按照圖紙設計,建成后還有修建一條寬闊公路,與通往市區的道路銜接起來,四通八達,有利于風情街的發展。
厲元朗仔細觀看地圖,指了指其中一小塊地方問:“這里是居民區?”
耿天策點頭,“對,這片居民區共有三十五家,常住的不足十家。原來是水泥廠的職工家屬宿舍,水泥廠破產倒閉后,為了生計,不少人都去外地或者本市其他地方謀生。”
“有的搬走了,有的房子長期閑置。我去那里看過,水泥路面長久失修,到處坑坑洼洼。房子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老房子,低矮破舊。”
“有能耐的走了,剩下的只是老弱病殘的困難戶。”耿天策嘆息一聲:“看到他們,我唏噓不已。曾經的水泥廠很輝煌,可由于生產工藝落后,污染嚴重,加之大環境所致,最終走向破產倒閉的地步。”
“是啊。”厲元朗深有感觸的說:“這些留下來的老人們,年輕時為水泥廠奉獻了青春。歲數大了,干不動了,只能靠微薄的退休金度日。”
“好生活誰不喜歡,但現實條件不允許。耿市長,我有個建議,可否讓快馬集團將這片區域也設計進去,讓這三十五戶集體動遷,異地安置。”
耿天策明白厲元朗的用心之舉,想借此機會,順便改善這些人的居住環境。
他思考片刻,喃喃說:“好是好,就是不知道快馬集團會不會答應。你看,他們之所以把水泥廠家屬區甩出來,就是不想承擔涉及動遷和異地安置的費用。”
“靈活一點嘛。”厲元朗說:“商人將本求利,我們可以給他們一些優惠措施,當然,至于何種措施,由市政府和他們談。”
“好吧,我可以試一試,但不保證能不能成功。”
耿天策說完,又提出市政府就振興全市經濟的一些想法。
以他的意思,藍橋市要想發展地方經濟,需大力發展民營企業。
并就民營企業的重要性,和厲元朗深入的探討起來。
耿天策的思路,可以說與厲元朗不謀而合。
南方發達城市,有的地方,甚至民企占比率達到百分之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