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7章 各探虛實
至于那名和自己年紀相仿的中年人,同樣沒有拿大。
但男子彰顯出的一副恭維神態,一口一個“領導”叫著,已然說明一切。
盧師傅是這家小館的老板兼廚師,只是他已八十歲,年齡大了,再做廚師力不從心。
早在幾年前,把衣缽傳承給兒子,就是他身后那名男子。
據他所講,他的小館主要以南方口味為主,清淡注意養生,所用食材真材實料,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
厲元朗十分好奇,便問:“盧師傅,聽您有南方口音,您是南方人?”盧師傅娓娓道來,“厲同志,您猜對了。
我不是洛遷本地人,當年響應號召到洛遷插隊,認識了孩子他媽,結婚之后,也沒有返回老家,而是選擇留在這里。
”“不瞞二位同志,我父親、我爺爺都是廚師,我這方面有家傳。
原本想開個大館子,可我不愿意糊弄人,大館子顧客多,講究出菜快,質量上就沒有保證了。
”“所以,就把自己家的老房子收拾收拾,開了這么一個小館子。
反正不靠這個發財,就是一個愛好。
”“不耽擱你們用餐,食材都在鍋里,先給二位上來餐前小點心,您二位慢慢品嘗。
”說話間,他兒子端上來兩碗小餛飩,告辭離開。
蝦肉餡的餛飩,一碗只有八個,還非常小。
不過味道鮮美,一吃一個不吱聲。
“厲省長,吃得慣嗎?”魏銘耀問。
厲元朗笑著回答,“我對吃的東西沒要求,吃飽就行。
這些年到過不少地方,南甜北咸我都能接受。
”“哦,的確這樣。
我記得厲省長在祥北、泯中都有工作經歷,你的家又安在漢岳省,這些地方可都算南方了。
”很顯然,魏銘耀故意引到這個話題上來,就是為接下來的談話內容,做前期鋪墊,不至于唐突、生硬。
果然,魏銘耀從厲元朗的經歷,慢慢談到他自己。
說他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一段時間。
之后,借調到市委辦工作。
一步一個腳印,一直做到洛遷省的書記。
并深有感慨地說:“厲省長,我們做干部的,隨著職位越來越高,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
”“每天公事繁雜,從早忙到晚,全年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說句到家話,我那時一年到頭,和家里人在一起吃個飯都成為奢侈。
”“忙于工作,難免缺少對家庭照顧,特別子女教育方面,我是有欠缺的。
”“我想,關于這一點,厲省長一定深有同感。
”厲元朗靜靜看著魏銘耀,他來的目的,就是帶著耳朵,少用嘴巴。
專注于揣測魏銘耀的意圖。
他大老遠的從幾千里地回來,專門等到晚上見自己,絕非小事。
見厲元朗默不作聲,只以點頭表示理解。
魏銘耀繼續他的講話口才,談起家庭,自然離不開他那個不爭氣的兒子魏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