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送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全家生活來源只靠薛大勇一個人掙錢。
十年前,薛大勇所在工廠倒閉,薛大勇下崗。
年齡大了,又沒什么技術,有的只是一身力氣。
平常去勞務市場蹲守,有出力的活他就去做。
這玩意也是吃青春飯,年輕力壯還可以。隨著年齡增大,身體各種疾病找上門來,干活也不如以前得心應手,收入一下子沒了保證。
厲元朗看到他家里備有藥品,最多的就是止疼片。
用薛大勇的話說:“家里沒那個條件,身上要是哪里不舒服就吃這個。一來藥價便宜,二來,吃完就不疼了。”
望著藥盒上的字體,厲元朗百感交集,心情沉重。
看到這個家徒四壁的環境,臉成菜色的薛大勇老伴,還有那個因小兒麻痹行動不便的三十多歲男子,詢問陪同人員,“薛師傅家辦低保了嗎?”
房明穎搶先回答:“辦了,早就辦了?!?br/>
“什么時候辦的?”厲元朗凝眉又問。
房明穎一時語塞,社區主任立刻回應說:“去年,去年夏天,應該是七八月份,等我回去查一查就知道了?!?br/>
厲元朗擺了擺手,“去年給辦的,你們不覺得晚了嗎?薛師傅家的情況有目共睹,妻子身體不好,需要常年吃藥,兒子又腿腳不便,這樣家庭,需要的是我們全社會的幫助,需要政府伸出援助之手?!?br/>
“我這次下來慰問,不搞虛的,要切實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br/>
“送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從根本上解決困難人員的問題,不能只靠逢年過節送慰問品和慰問金,這樣做只能解決一時,不能解決一世。”
“你們看薛師傅的兒子,身體行動不便,可他有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你們社區可以給他找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一份穩定收入,以減輕家里負擔,也讓他實現自我價值?!?br/>
“還有薛師傅,年齡大了,不宜做重體力勞動,幫他聯系一份相對清閑工作,既能有收入,還可以有時間照顧妻子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