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王爺讓夫人自重
她坐在榻上想了一會,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畢竟在他離開之前,還都是溫柔繾綣的叮囑她。
既然想不明白,謝德音便不想了,準(zhǔn)備脫鞋睡覺。
在她低頭時,突然看到自己的鞋子上站了泥土,謝德音心中一驚,心瞬間提了起來。
她懂了周戈淵最后臨走時的那個眼神是什么意思了!
謝德音想到周戈淵是那樣一個眼里不揉沙子,且容不得任何人在他面前有算計的人,只覺得脊背發(fā)涼。
不能讓他知道她去找大哥,更不能讓他知道謝家跟豫王交往密切的事情!
可是要如何解釋今夜自己出去的事情?
這是第一次,她在他面前找不到應(yīng)對之策。
她生怕周戈淵去而復(fù)返來質(zhì)問她,直到忐忑的等了許久,他也沒回來,謝德音又忐忑的想著,或許他并沒有察覺?
她只能往最好的方面想,寬心自己不去想此事。.
而且,此時朝中政務(wù)繁忙,他沒空過來,說不定過段時間便忘了。
平安的過了幾日,周戈淵那邊并沒有什么消息傳來,謝德音才慢慢放心下來,他那樣的人,如果知道自己瞞著他,定然會責(zé)問自己,怎么可能到現(xiàn)在都沒有動靜。
而這幾日,正是朝中暗潮涌動的時候,便是老百姓也察覺到朝中的氣氛不對勁了。
先是工部侍郎被抄家問罪,之后河道總督被押解進(jìn)京,還有大大小小的官員關(guān)押起來十幾個,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之前淮河河道銀子貪墨的事情。
原本只有謝三爺牽扯其中,如今是牽扯的人越來越多了。
謝德音也聽說了,讓人去問了謝秉文,謝秉文那邊很快給了回話。
謝德音看了謝秉文的信后,將信點燃,看著它燃成灰燼。
還真讓自己給說著了,莊家竟然真的把崔家姐弟推出來了,只是比她想的更狠,那定襄王妃崔氏竟然自縊在家中,從她的住處翻出來她跟崔文華的書信來往,以及貪墨那三十萬兩銀子的去處。
皇城司按照書信里面提到的地址去搜,果然在那處宅子里尋回來貪墨的那三十萬兩銀子。
再一調(diào)查,這宅子是崔文華的。
崔氏家主聽聞此事后,將崔文華逐出族譜,且已經(jīng)嫁人的崔氏,家族更是不容。
謝德音看著窗外,已經(jīng)入秋,零落幾片落葉,被風(fēng)吹著打著璇兒在院中。
莊家和太后必定是許了崔家更好更高的東西,不然,氏族之首的崔家,怎么會這般忍下這事?還配合將崔文華逐出族譜?
這天下,讓人趨之若鶩的,無非就是錢權(quán)名利,名利崔家不缺,那樣的大家族自然也不缺錢財。
那就只有權(quán)和家族榮耀了。
謝德音瞬間想到一事!
太后八成是許了崔家皇后之位!
天子年幼,皇后的人選必定是朝臣推舉,太后決斷的。
若是太后許諾將來后位一定是出自崔家,那讓崔家舍棄崔文華和崔氏,便極有可能了!
此事以后再考慮,大哥在心中還提到了兩淮鹽稅的事情已經(jīng)被捅到朝廷了,原來在兩淮的鹽商直接進(jìn)京告狀,將官府販賣鹽引的事情捅到了上面,加上這次河道的事情,周戈淵很震怒。
在朝會上怒摔了折子,要徹查此時。
只是誰去江淮查鹽稅成了個棘手的難題,誰都知道這里面牽扯頗深,一個不慎,便惹殺身之禍。
謝德音在揭露這件事之前,便想好了對策,只是她需要見到周戈淵。
想著這幾日他沒時間過來,她趁著這幾日,準(zhǔn)備了兩條腰帶,她親手繡的。
謝德音讓元寶找機會送去王府,還手書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