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竊賊之賊
賀難自山河府離開的當夜,他沒有立即出城去,而是先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他住的地方在離山河府有些距離的一處巷子的最深處,這巷子住的都是如他一般出身于外地,來京供職的微末官員們。
他剛推開院門,抬眼便看見自己的小屋門前已經有一個站在陰影下,打著燈籠的人在等著自己了。
賀難看見此人,突然站定,高舉起了右手比了個類似于阻止的手勢,低聲說道:“沒事,自己人。”過了大概幾息的時間,又像是自言自語一般說道:“好。”
站在屋檐陰影下的人不禁笑出聲來,問道:“你在那兒自己嘀嘀咕咕什么呢?中邪了?跳大神呢?”這人聽聲音是一個清脆的男聲,約莫和賀難同齡,是個十七八歲左右的少年。
賀難看著陰影下的少年,沒好氣地說道:“要不是我剛才跳大神,你的腦袋已經沒了。”
那少年不屑地冷哼一聲道:“這白玉京內難道還有能取走我腦袋的人么?”
賀難虛著眼睛,有些無語道:“我記得咱們倆剛認識的時候,你可是被一群酒樓的雜役追著幾條街的打……就這樣還要腆著臉說沒人能取走你的腦袋嗎?”
持燈籠的少年聽到賀難這樣說,在燈籠那微弱的燭火照耀下臉色發紅,有些尷尬地咳了咳兩聲:“那都是多少年前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兒了,現在就別提了……”
賀難打趣道:“虧你還號稱神偷,居然被平民百姓攆得像過街老鼠一樣……不過你以前是個賊嘛,說你是過街老鼠也不為過對吧?禰老鼠。”
少年的名字叫做禰圖,從前是個賊,號稱“盜中盜”,也有人對他這種行為深惡痛絕而稱其為“禰老鼠”。這位盜中盜卻不偷窮也不偷富,只干那黑吃黑的買賣——諸如什么怪盜、慣偷兒、黑店等等,而每次出手都是無往不利,堪稱是同行殺手。用他自己的話來講“什么劫富濟貧,盜亦有道都跟我沒關系。我不是什么大俠,我只是個小偷而已……我生來就是吃這口飯的。最厲害的小偷怎么會去偷普通人?只有能從同行的兜里撬出貨、手中摳出錢的小偷才是最厲害的小偷,才配叫做‘神偷’。”
禰圖撇了撇嘴,說道:“什么平頭老百姓,明明是黑店的打手……行了,我不跟你斗嘴,反正我斗不過你。”
“知道就好。”賀難露出了一臉取得勝利一般得意的微笑,“對了,我要你辦的事情你辦的怎么樣了?”
禰圖在懷中搗鼓了一會,摸出一疊皺巴巴的銀票來交給賀難。這一沓銀票有零有整,面額從一兩到五十兩不等,但總體來看還是小面額的較多。
一兩銀子大約等于一千文銅錢,大概能買二石、也就是約四百斤大米或是將近五十斤豬肉,購買力可以說是相當可觀。但是金屬較為沉重不便于攜帶,朝廷便建立了一些錢莊來印制和發行銀票并承擔兌換業務。盛國的商業十分發達,至今共發行了七種不同面額的銀票,分別為一、三、五、十、五十、一百兩和一千兩,印制的數量和銀票的面值成反比。而其中一千兩的銀票十分罕見,只有王孫貴族和巨富商賈才有機會見到和使用——當然,也并不會很頻繁。
銀票這個東西呢……普通人是沒什么機會使用的,就拿賀難來舉例吧——賀難是山河府的府丞,位階八品——而八品官員一年的奉銀是四十兩左右,而這四十兩大概是普通農民一年收入的八倍,是尋常的手工匠人的兩倍。農民、工匠和微末官員顯然是沒什么余力去把手里的錢財兌換成銀票的,更何況他們手中的錢財不過是極少數的散碎銀子和大部分銅錢,以及糧食這種一般等價物。
有機會使用銀票的群體不外乎貴族和豪商,以及一些犯罪產業的從業者——畢竟這個世道上最賺錢的法子都已經寫進了盛國的《國律》里。
賀難手中這些銀票當然不是他自己積攢下來的——他出身普通,剛當上府丞也就半年多,萬萬攢聚不了這樣一筆巨款,而是前些日子齊單為了拉攏賀難,給他送上了這份見面禮——足足三百兩的官銀。三百兩,足夠讓小戶人家豐衣足食的過上幾輩子的生活了,但也不過是齊單對于一個還算上心的拉攏對象隨手的賞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