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殺聲陣陣
“雁山驚鴻派?很有名么?”賀難對于江湖門派了解不多,他將頭轉(zhuǎn)向了紅雨。
紅雨點了點頭,“雁山驚鴻派是這些年來風(fēng)頭最盛的新一代門派。”
雁山是坐落于落雁郡內(nèi)的一座大山脈,而武林中新興的后起之秀“驚鴻派”也寓居于此。
“驚鴻派成名主要得益于兩種原因:其一,驚鴻派曾在江湖中五年一度的少年英杰會上一鳴驚人斬獲魁首,自然是名聲大噪。其二,則是驚鴻派所有門人都嚴(yán)格遵循門規(guī)修習(xí)雙持兵器——外行人乍一看會覺得第一點原因是驚鴻派能立足于江湖風(fēng)雨中的重要原因,但只有內(nèi)行人才知道,這第二點才是根本。”紅雨緩緩說道。
“為何?”賀難不能理解,一個門派最重要的不應(yīng)該是成就么?為什么紅雨會說這稀奇古怪的規(guī)矩才是它的立足根本?
紅雨看了一眼賀難,頗有些深意地說道:“你以為使用雙持兵器很簡單么?”
“雙持兵器對使用者的消耗是極其巨大的,對于使用者來說無論是力量還是天賦上的要求可以說是萬分苛刻。戰(zhàn)場中兇險異常,瞬息萬變,一旦體力不支稍有疏忽等待著武者的便是身首分離,所以無論是江湖中人還是軍隊士兵都極少有使用雙持兵器作戰(zhàn)的例子。而最重要的就是雙持兵器所需要的協(xié)調(diào)配合難度遠(yuǎn)遠(yuǎn)強于一把兵器,對身法也有超乎尋常的限制……”
“打個比方……在體型和力量都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對方雙手持刀劈砍你,你用單手格擋是一定抵擋不住的,但是如果雙手同時舉起武器來格擋會消耗更多的體力,久而久之你的體力消耗速度會成倍的增加……”紅雨向賀難解釋道。
密林的空地之中,蕭克龍的雙刀展開,卷起陣陣腥風(fēng)。連賀難都能察覺出來蕭克龍身上所散發(fā)的氣勢和之前大不一樣——之前蕭克龍一直在隱藏自己的實力,而現(xiàn)在終于初露鋒芒。那兩柄寬刃刀快如霹靂,蕭克龍人如鬼魅,在魏潰周身游走。
可是魏潰似乎還仍有余力——他仍然是用那根布棍御敵,雖然魏潰一直在防守格擋,但他的動作比起蕭克龍來說顯得游刃有余的多,大有以力破巧之勢。
“提速了!”紅雨突然脫口而出,驚得賀難也集中起精神來。
蕭克龍的攻勢突然變得猛烈起來,如果說剛剛是微風(fēng)細(xì)雪,現(xiàn)在已然是狂風(fēng)驟雨,他手中的雙刀左突右搠,終于捕捉到了魏潰的破綻——
雙刀比起單刀來,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力量都會有所不足,因為單刀是由雙手共持,揮砍的力量一定會比兩手各持一刀來的大,就算是先天神力者也是如此——雙手持刀的劈斬威力一定是大于單手持刀的。更何況人是有慣用手之分的,雙刀在實戰(zhàn)中往往會因為人的本能、體能,力量等多種因素受到限制,所以雙持兵器一直以來都被眾多武人視為華而不實的技法甚至異端……
換句話來說,如果雙持兵器真的大于單兵器,那么流傳至今廣泛使用的早就該是單兵器了。
驚鴻派……就是在這種境況下另辟蹊徑,開此先河,這門派只教習(xí)雙持兵器,若是門內(nèi)弟子掌握不了此般技法,便逐出門去絲毫不留情面。第一代掌門人剛剛開宗立派時只有孤身一人帶著寥寥幾位弟子,這些弟子天分本就不俗,倒也是爭氣——其中一位在少年英杰會上橫空出世一舉擊敗奪魁的大熱門人物,為驚鴻派打出了名氣來,才使驚鴻派廣為人知,這也使驚鴻派隱隱起勢躋身于江湖中的一流門派之內(nèi)。
盡管驚鴻派的大多數(shù)弟子實力仍然不算出眾,甚至他們?nèi)绻木殕蔚秵螛尩脑捲煸効赡軙h(yuǎn)勝如今,可這些人還是固執(zhí)地去選擇雙持兵器……因為他們之中曾經(jīng)出了一位力克無數(shù)青年才俊、名門正派的榜樣來。
蕭克龍在猛攻之下倏地停止了自己的攻勢,兩刀猛然收回。魏潰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種狂風(fēng)驟雨的攻擊,在對方猛然收招之下,自己卻因為慣性難以為繼——就在此時,蕭克龍兩刀并作一處,直直地向著魏潰的咽喉而去。
驚鴻派武技——梟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