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蔡家興榮事
李仕通向身側一伸手引薦道:“這位是咱們斧陽郡的捕頭魯鼎魯捕頭。“
“這位是東方柝、東方道長,也是我的好友。”李、魯二人對東方柝的樣貌感到驚奇,也是微微拱手。
也不等李仕通問,賀難就把方才發生的一切說了,末了問了李仕通一句:“這蔡公子是什么個來頭?”
李仕通升官也有幾個月了,和蔡家打過幾回交道,他先遣散了帶來的捕快衙役們,等到人走干凈了,便將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地告訴賀難。
蔡家,宦官之后。
宦官也能有后人?且聽我細細說來。
蔡家原本也只是一戶地主豪強,在斧陽郡本地也算不得拔尖兒的,只能說是無數地頭蛇中較為不錯的一支,直到有一件事卻永久的改變了蔡家人的命運。
齊長庚北巡時曾途徑斧陽,許多人也前來一瞻龍顏,以求得圣上恩典,其中呢就有蔡家。怎奈面圣無門,蔡家一直得不到召見,只能干看著別人眼紅,于是就打起了別的主意,而當時齊長庚身邊的隨從中有一個得寵的大宦官恰巧姓蔡名環,與斧陽蔡家同姓,這六十多歲的蔡家老爺就想出了一個狠轍,他硬是從病榻上起來腆著一張老臉管自己這個兒子輩的宦官叫爹,又送了不少錢財,蔡環呢也是被哄得高興,就認下了這個老兒子。后來就有了齊長庚遇刺這件事,蔡家老爺也因為歲數大了病逝。
雖然蔡環沒有來得及把自己這干兒子引薦給圣上,但干孫子、也就是如今的蔡家家主蔡猛還在,他比他爹更賣力氣,居然將自家的祖宗祠堂中的牌位全都撤掉,換上了蔡環的祖宗供著!看樣子是鐵了心要抱住蔡環這條大腿了。再加上這些年間每逢佳節蔡猛都遣人進京送禮物,尤其是年三十更是親自去拜謁干爺爺。蔡環自幼進宮當太監,當時只有他管別人叫爺爺的份兒,可謂是飽經人間冷暖,后來得寵后倒是有很多人上趕著拍他的馬屁,但還真沒有像蔡家這樣連指甲縫里的泥都舔的干干凈凈的,所以也就把蔡家當成自己的親后人看。
如今的蔡環身居高位,任七監之中內官監總管兼司禮掌印太監(因前朝宮闈禍亂之鑒,盛國將尚衣監、尚膳監、尚寶監、御馬監、御用監、司設監六監合一為奉天監,專門負責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司禮監則由其余六監總管共同執掌),就算在閹人里權力也是排前三的,在這個位置坐的久了,他又何嘗不知道蔡家是貪圖他的權勢才如此諂媚?
錢他不缺,每逢節日有的是人踏破門檻地給他送禮;面子他不缺,許多當朝大員見了他也得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權勢他也不缺,畢竟他們這些太監就是皇帝的第二個內閣……至于女人,缺也沒用。
蔡環活到現在,缺的似乎只是一份親情,哪怕他自己心里門兒清這份虛假的親情會隨著他權力的衰弱而消減,但人家至少也是做足了將近十年的功夫不是?真的假的又有何妨呢,既然蔡猛現在認我這個干爺爺,那我就把蔡猛當親孫子看。
就這樣,蔡家的勢力水漲船高,一躍成為斧陽郡當仁不讓的第一豪強。
起初還有人對蔡老爺認太監當爹、蔡猛換祖宗牌位這件事感到無恥。但隨著蔡家愈發勢大,漸漸的有些人就不敢說了,有些人則不能說了,還有的人照葫蘆畫瓢也去進京找爹去了。
聽完李仕通對蔡家的描述,賀難不禁皺起了眉頭。
“這蔡家當真不好惹,我知道賀難兄弟……阿難你也是見過大世面、有本事的人,但畢竟強龍不壓地頭蛇不是?”李仕通好聲勸慰道。“這蔡自琰是個紈绔的公子哥兒,你打了他不要緊,但他爹蔡猛卻不是個好對付的人,就沖他敢廢祖宗牌位這件事一般人就干不出來……不然我攢個局替你說和說和?這點兒小事蔡猛應該還是要給我幾分薄面的。”
魯鼎在斧陽郡當差時間也不長,江湖人士快馬彎刀豪情恣意,自然是看不上蔡家那副狗奴才的做派,就冷哼了一聲:“一個太監的狗腿子罷了,給你們嚇成這樣?“
李仕通和魯鼎就在這你一言我一語地小聲爭執著,而賀難則坐在長凳上,雙手墊著下巴一言不發。
只有東方柝清閑,他不懂什么官場、太監,權勢大小,就扶著暈暈沉沉的卜紅薔在一旁坐著。
一個狀如鐵塔雄山的大漢走進小館,自顧自地坐在賀難邊上,落座時山搖地動。他嘿嘿笑了一聲:“怕雞毛,太監不也是一個腦袋兩條腿,還比我們少個鳥,干了他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