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幌子
而齊單顯然也不滿足于只做個看戲的,他還要做個唱戲的,他悄咪咪地又在賀難耳畔說了些什么,賀難的表情變了幾變,然后點了點頭。
話又說回來,擅長解決問題的人,往往也十分擅長“制造問題”,自打五皇子從京城不請自來之后,賀難便展開了對蔡家的一系列部署。
賀難的直覺沒錯,蔡猛是個什么事兒都能干的出來的狠人——在賀難回到水寒郡不久,蔡猛便遣人到煊陽縣打聽賀難的底細,甚至還暗中雇傭了一些綠林人士不斷進行小規模的侵擾,幸好賀家還有魏潰坐鎮,雖然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但好在沒有出現傷亡。
蔡猛不知賀難在其中做了些什么手腳,自然有些肆無忌憚,但他卻也在時光飛逝中意識到了自己派出去送年賀的手下們不但沒有返鄉,甚至連個回信都沒有,于是也感到了一絲危機,便想繼續派人進京打探一下情況。
而賀難與不速之客齊單研究了一下過后,決定簡單地釋放出一些“蔡環謀反”的謠言來。人都說三人成虎事多有,這一來二去假也真,這樁謠言雖然傳播的范圍不廣,但聽到的人可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京城里的蔡環以為是蔡猛欲反,可謂是坐如針氈寢食難安,自然不敢有所動作;郡城里的蔡猛以為是蔡環謀反,心下都涼了半截,他只想借蔡環的名頭威風,哪里想過自己這位干祖父年過半百還要折騰兩下?又因為恐遭牽連不敢修書致問,一時間心中也有些自危。
再然后,便是賀難用計于勢,全面傾軋蔡家了。
先用間于這干親祖孫之間,散謠亂心,切斷二人聯系,是為斬其雙臂;再奪蔡家聲勢,連橫斧陽諸豪杰,將蔡家名下的產業不斷壓縮,使蔡家漸失立錐之地,是為斷其二足。
如此,蔡家頹勢盡顯。
而最后,便是到了“取下那顆頭顱”的時刻了。
但蔡猛也并不是傻子,他雖然不知道賀難的背后究竟有著什么樣的靠山,但他很清楚自己不能再跟他耗下去了。蔡家手底下養著不少人,除了酒囊飯袋之外,當然也不少頗有些膽色謀略之人,其中有人便獻計道:“您何不變賣產業,離開郡城,另謀出路呢?”
此計,也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這年頭拖家帶口的離開已是不易,而若不是生活所迫,又有誰愿意背井離鄉呢?
不過蔡猛也并不在乎——他連祖宗都可以改,籍貫又有什么不能改的呢?他唯一所顧慮的一點,無非就是將家財產業變賣是個很費時間且聲勢浩大的事情,一旦被賀難知曉,恐怕連城都出不去就會被發現。
于是,蔡猛做了一個堪稱“不要命”的計劃。
他準備放棄自己的田宅產業,只帶上能帶走的親眷家屬和金銀細軟星夜出城,再安排手下各人趁他們離開之后在各地縱火,一旦火起,賀難勢必會忙于救火,而他們便可以趁此機會化整為零的離開斧陽郡。
這是蔡猛深思熟慮許久之后才做出來的決定,一個堪稱絕妙的毒計——此計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逃出生天”,而是“魚死網破”。
與賀難對蔡家行使的手段大同小異,蔡猛的反擊也同樣是“借勢”,倘若火情難制,燒毀了許多房屋,燒死了許多百姓,他蔡猛難逃一死,賀難也難辭其咎。
“火起!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