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過招
也不等李遂答復,魏潰的第二拳已經欺了上來,仍舊是一式普通的直拳。
在旁人看來,魏潰的兩次直拳似乎沒有什么不同,無非就是“大力出奇跡”,但李遂卻清楚地看出了區(qū)別。
前者迅、疾、由緩至急,不留余地;后者剛、猛、凝而不發(fā),“鋒”回路轉。
在李遂的刀剮在魏潰出拳的左臂時,魏潰的拳頭也抵在了他的胸口上。
“真是不要命的拳法……”這是李遂對魏潰的第一句評價。
“天下真的能有人和他對拳么?”這是李遂對魏潰的第一次肯定。
即便被魏潰當胸一拳打中,李遂也沒有失了頂尖高手的風度和架勢,順勢后跳穩(wěn)住了身形。
“你這拳法……叫什么名字?”李遂頗為詫異地問道。
“第一拳叫做懸針,第二拳叫做垂露……”魏潰對自己受傷的手臂可以說是不管不顧的態(tài)度:“至于拳法……本來都是沒有名字的,但我兄弟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橫豎拳’。”
“以筆劃的名字來命名嗎?有點兒意思。”李遂所指的有意思一語雙關,這拳法厲害,這名字倒也不差。
沒想到魏潰是一點兒面子都不給,當下便搖了搖頭否定了李遂的說法:“這是我的拳法,他取名的時候當然得征求我的意見……你也能看得出來,我是個粗人,不喜歡附庸風雅那一套,大字我都不會寫幾個,要那么文縐縐的名字干什么?”
“他說橫豎拳的意義只有一個——打架無非就是一橫一豎,贏的站著,輸的躺著。”魏潰露出了變態(tài)的笑容:“這個解釋,我很喜歡。”
“既然這么說,還真是符合你風格的名字啊……”李遂也笑了:“那我就再多領教幾招你的‘橫豎拳’吧!”
懸針、垂露以及丷錘無疑都是橫豎拳中的招式,除此以外甚至還有“豎折撇”、“橫折彎鉤”乃至“橫折折折鉤”這種令人蛋疼且抽象的名字。當然,也并非每個名字都與拳法相對應,單純是因為賀難的惡趣味罷了——當時他對魏潰說的是“你在報出橫折折折鉤這種名字的時候對手肯定提防你要搞什么幺蛾子拳法,然后你直接給他一直拳打他臉上”。這種投機取巧的戰(zhàn)術魏潰倒是并不怎么使用,其一是因為真正的高手不會聽你喊出什么招式名字,而是看你身形的變化和發(fā)力的手段,其二是因為他是真記不住“橫折彎鉤”和“橫折折折鉤”到底有什么區(qū)別,能讓他記住的招式名無非就是如懸針垂露這種具象的稱謂。
重新交手過十幾個回合之后,李遂突然意識到了一件事。
自己的速度越來越慢了。
或者說,其實是魏潰的速度變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