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嫌疑人王巨溪?
景神相,丐幫副幫主,又有江湖諢號稱之為“石人”。
只見這位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高手一個虎跳,便從臺下飛身翻至臺上,“砰”地一聲便立在了盟主的身側。
常言道,“只有取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而這景神相無論是其姓名還是綽號,卻都直截了當地指向了此人的相貌——那張剛毅如同刀劈斧削一般的面龐,和那魁偉如崇山峻嶺一般的軀殼,以及那副永遠都面無表情的神態……都讓他整個人渾如一尊精雕細琢的神佛石像。
如果簡述的話,那就是一個標準的、神仙該有的長相。
可能有人要問了,什么叫做“神仙該有的長相”?難不成你見過神仙?
那當然是否定的,但絕大多數人所熟知的神話都來源于人類根據自身的形象、經歷與愿望所編撰出來的,那神仙長什么樣子還不是由人來定義?換句話說,盛國的國庫中就有對于古人肖像的畫作典藏,這些相隔上百年近千年的人們的肖像也是八九不離十——畢竟都是出自同一位、或是同一派別畫師之手。
觀這位景副幫主的尊容與儀態,大多數人都會根據“相由心生”等等依據,下意識地覺得此人定當是極其穩重,而由他本人所進行的論述,可信度應該很高。
然而,所謂的相由心生并不能這么理解……
“既然諸位同道都想聽我景某人一言,那我不妨就給大家說一說……”
“大概是去年的二月末左右,我孤身一人在渡口乘了四海幫的一艘小艇,準備通過小蓮江。想來是早有預兆,船夫剛一開船,我隨身攜帶的銀兩便遺落在水中,只可惜我當時并未把這事兒放在心上……”
“果不其然,待這船夫將小舟駛入江心,忽然便慢了下來,而后便見十余艘烏蓬小艇伴著數只大船不知道何時便出現在了身后,沒過多久便將我連同這艘小艇團團圍住。”
“在下目力極佳,打老遠就看見他們個個都用各色布帛裹在臉上,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但明顯就是奔著我來的——就在這霎那之間,在船頭搖櫓的船夫對我突施冷箭,但哪里想到我對此早有防備,一掌便將此人打的口噴鮮血,墜落河中。只見呼啦啦地一陣江風吹過,那船頭頓時便有人探出頭來,一眼望去足足數百人,但想必是我這一招斃敵的掌法震懾住了他們,一時間卻都不敢輕舉妄動……”
就這三段話下來,離他最近的陳風平心中是罵了一萬句臟話——先別說他到底對此事真相是否知情,當初景神相去四海幫調查的時候也不是這么說的啊?幾乎是一句話都對不上。 “呃……景副幫主,陳某記得當初你說的話跟今日之言略有偏差啊……”陳風平實在是忍不住了——還幾百人?你當你項羽轉世啊?要是幾百號專業江匪在水上還干不掉你,不如他媽的 你來當這個四海幫幫主好了!
其實呢……當時情形的確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景神相大大地夸大了在場的人數,以及自己的英姿——當時總共就三艘大船,滿打滿算不到五十人,而景神相本人的確沒防住船夫的偷襲,被人一腳蹬進了水里,只是反應快攀住了船頭——不過他這還真不算是撒謊,只能說是……吹牛吧。
可誰規定武林高手就不能吹牛了?
景副幫主倒也無愧這“石人”的諢號,被人拆穿也是面不改色地把話頭圓了回來:“那就是我記錯了,大概三四十號人吧……總之他們一時間被我逼的不敢上前,而我又福至心靈,計上心頭,翻手便揮出一記絕式,登時便將那船體穿了個大窟窿,那船登時便在水面上墜了一墜,而我見此招有效,便一手搖櫓向岸邊劃去,另一手催動降龍掌,生生把這三艘大船全打的粉碎,而這幫江匪水性也著實不弱,在江水里就跟魚似的游得飛快,但哪有能吃我一掌的能耐?只見我連消帶打,將那小蓮江水劈的飛散開來,藏在水下的殺手們死傷無數。而當我到了岸邊,這群蟊賊便也不敢再追,我才得以脫險。”
到了此處,景神相江上漂流記的部分便告一段落了,但實際情況哪有他本人說的那么輕松寫意?景神相固然武功卓絕,但水上又不同于陸上,他又是個旱鴨子,這三四十人的圍攻也稱得上是縝密,當真給他嚇得是六神無主,徒手拆大船倒是確有其事,但景副幫主本人也是狼狽不堪,九死一生,差一點兒就魂歸地府了。
“景神相……奶奶的你要是不死,還是改行去說書去吧……”陳風平心中暗暗咒罵,牙根子都快咬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