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 皇甫讓
東海不夜山莊產業頗大,比起門派、幫會甚至半獨立城邦這樣的權力結構,不夜山莊的模式說不上獨特,但以一姓之傳承能經營數代不倒、甚至躋身于九大宗門,卻實屬不易。
在武林中,以宗族為主體的門派并不是主流,這個原因大家懂的都懂——因為江湖是一個包容度很高的地方,只要你武功夠高,總會找到適合你的位置。而宗族的理念卻在某種意義上與這種高自由度相悖,因為就算你的本事比天大,人家也不可能把這么大一個宗門都交到你一個外姓人的手里。
假設你是個少年天才,武功高絕、聲名卓著,卻因為出身受限永遠都比不上宗門里混吃等死的大少爺,將來他做門派之主,你連老三老四都混不上,明明門內門外大小事務都是你操碎了心,但偏偏你還要給他伏低做小,需要你的時候跟你說“把宗門當成你自己的家”,看你不爽的時候時不時還用話刺你一句:“真把這兒當你家啦?”
是不是光看這段文字描述,就有一種心頭無名業火起的感覺?
生氣就對了,因為這就是皇甫讓的感覺,而且他的經歷比上述的段落還要狗血……
那有人肯定會好奇,那皇甫讓也不是外人啊?不夜山莊不就是皇甫家的后人創立的么?
姓氏呢,雖然不是外人,且還是入了族譜的;但在血緣上,他和皇甫一氏可以說是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那我們就得把皇甫讓的人生往前倒回個至少三十年。
他的生父姓敖,單名一個虎字,敖虎的父親非但是不夜山莊中數得著的高手,更身兼皇甫家的大管家一職,所以年齡相仿的敖虎與皇甫垂云便成為了非常要好的玩伴,二人吃喝拉撒睡基本都在一起,武功也難分伯仲,而他們的人生之路也差不多一眼能望到頭——皇甫垂云會接手山莊,敖虎則會成為他的左膀右臂。
敖虎并非是追逐功名的人,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被周邊包括自己都植入了“自己將來是要輔佐好兄弟”這種觀念,其實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因為并不是人人都適合做老大的;而皇甫垂云就是典型的三好青年,出身好,武功好,志向遠大,天生做一把手的苗子。
兩個情同手足的男人心中芥蒂的起因往往非常簡單,大致只有兩種,一種和理想信念有關,另一種就是因為女人,皇甫垂云與敖虎……也不外如是。
這兄弟二人很不巧地愛上了同一個姑娘。雖然兄弟兩個都非常不錯,但按照綜合實力來說,肯定還是做大哥皇甫垂云的女人更好一些,敖虎說到最高就是個二哥,而且這個二哥的兒子還未必能成二哥。
但姑娘最終選擇嫁給敖虎的理由也很簡單——敖虎更能給她陪伴,皇甫垂云從小就頗有大志,在正式參與山莊要務、向外拓取產業直到事業邁入正軌的那幾年里,哪有精力分在愛情上面?而敖虎雖然也是一位得力助手,但當時老莊主老而彌堅、少莊主少有壯志,挑大梁哪里輪得著他?所以閑暇時光就更加充足,對姑娘頗多照料。
這并不能證明兄弟二人誰對誰錯,誰君子誰小人,只能說他們的人生選擇和目標不同,讓當時的皇甫垂云再選一萬次他也會選事業,只是這姑娘的一顰一笑匯成一汪遺憾罷了。
在兄弟的大婚上懷著頗為復雜的心情祝福過后,皇甫垂云也就不再多想這茬子事兒了,還是一心撲在山莊發展之上,直到后來不夜山莊與另一門派相爭,對方派出殺手行刺,最后敖虎舍命相救,這兄弟二人自此陰陽兩隔。此時的“皇甫讓”已經出生半年,只不過那時候他還叫作敖讓。
但接下來,皇甫垂云就做出了一個可能讓自己后悔終生的舉動——因為敖家替皇甫家掌管內事,所以敖虎一家一直便住在皇甫府上,久而久之就有流言蜚語滋生,甚至還有人說皇甫垂云就是因為與這女人通奸才故意害死了兄弟。而皇甫垂云一來也是禁不住頭腦發熱,二來也是既然堵不住旁人的嘴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便在莊主之爭平穩落地后立刻就娶了敖虎的遺孀,將敖讓也過繼到自己膝下,改姓皇甫。
平心而論,這事兒呢……是皇甫垂云做錯了,無論是從恩義還是倫理上,他都不應該求娶弟媳,就算娶了,至少也不應該給孩子改姓,但當時的皇甫垂云就是怎么看敖讓這個名字怎么不舒服——敖讓,就好像如今遺孀再嫁是“讓”出來的似的,總有一股子陰陽怪氣摻和在里面,尤其是緋聞中很大一部分內容就是關于這孩子姓名的陰謀論調和過度解讀,更加助長了皇甫垂云心頭這一根刺。
而在皇甫讓同母異父的弟弟出生之后,皇甫垂云也是賭氣一般地給孩子取名為皇甫雨,諧音便是“予”,頗有暗含當年是皇甫垂云給了敖虎機會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