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阿祀爾的請求
這句話,其實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在座的年齡最小的都有二十五六歲,甭管地盤大小也都是一部的首領,當然不會不知道阿祀爾大獻殷勤是事出有因,但他們也都做出了相同的選擇——甭管阿祀爾想做什么,先聽聽也無妨,如果能做到的話賣他個人情也不遲。
雖然也有心思深沉的人料想到,阿祀爾一口氣將十四諸部的首領都請到一起必定是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們同時也考慮過其它因素——阿祀爾對自己很是尊重,如果自己閉門不出顯得很不給別人面子,而且可能還會招致巫勒部的報復。
最重要的是,人作為社會性動物,“合群”幾乎是一種本能——人家十三個都去了,你不去,那人家合起伙來對付你怎么辦?就算不想對付你,但也少不了孤立。再退一步來說,到最后分好處也沒有你的份兒。
“就算我不答應,他也不至于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兒弄死我吧?”不能說是全部,但至少大部分人在思考是否同意赴宴時,最后一個步驟都是極其相似的、對自己的反問。
很巧的是,作為邀請他們的阿祀爾也曾經思考過類似的問題,只不過在阿祀爾這里主客雙方是換位的——如果有不答應的人,要不要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兒弄死他呢?
在阿祀爾直截了當地表露出自己的目的之后,眾人都沉默了片刻,但隨即其中年齡最長、勢力也較強的暴彥巴圖部首領岱欽做了個代表,言道:“賢侄但說無妨。”其余眾人也紛紛點了點頭。
“各位也都知道,我阿祀爾剛從中原回來不久……”這句開場白連阿祀爾自己都已經不記得說過多少次了,反正這十四人都至少聽過一遍:“而父親召我回來的原因,就是他要在我們兄弟三個之中選出巫勒部諾顏的繼任者。”
隨著阿祀爾說,眾人也在不斷地尋思著,事實上這個請求也并不出人所料,游牧部落的居民流動性強,幾個友好部落的成員混居在一塊兒也是常事,蘇赫要在三個成年的兒子里選拔繼任者的事情早就不是秘密了,甚至德勒黑與沓來因此西征厄勒蘇部的傳聞也有不少人都聽說過。
“我阿祀爾雖然有這個信心,但因為剛剛回到巫勒部不久,在勢力上難以與兄弟們相爭,所以我想得到大家的支持,請大家到這兒也是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態度——如果有什么條件的話,咱們可以商量嘛!”諾顏之子的神態頗為誠懇,說完后又敬了眾人一杯酒。
果不其然,阿銀是第一個跳出來支持阿祀爾的,但和立場堅定的阿銀不同,大部分人都沒有立刻表明態度——因為這件事可不是喝兩頓酒,送幾件禮物就能定下來的。
往小了說,這是人家的家事,作為外人他們不好干涉;往大了說,這可是最大胡部諾顏繼承人的選拔,牽一發而動全身,沒準兒會因為這件事影響整個胡部的未來也說不定。
一個最大胡部的繼承人如果是個野蠻殘暴的殺戮者,會讓整個草原上的牛羊蛇鼠都不得安寧;而如果是個昏聵之徒,那必將使巫勒部衰落,同樣也會導致局勢的變化。
再者說,他們不僅認識阿祀爾,也同樣知曉德勒黑與沓來,今天你答應了阿祀爾的請求,如果明天后天另外兩個人也這樣請求你,又該怎么辦呢?
而說到最后,所有人最為關心的還是自己的利益——究竟是選擇一個人支持,還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阿祀爾的確是個看起來非常厚道的人,此時幫助他就相當于雪中送炭,將來一定會收獲可觀的回報;但反過來說,他也的確是實力最不濟的一個,就算自己幫他也不一定能贏,那成為了諾顏的德勒黑或沓來是否會報復自己呢?
就像我說的,人的一生來源于自己的選擇,而每個人的選擇都會交叉著影響著未來,這里坐著足足十四個草原上最有勢力的人,那他們的選擇究竟會釀出一場什么樣的驚風秘雨?
阿祀爾也看出了眾人的舉棋不定,所以又補充說道:“各位有何顧慮不妨一一說出來,只要我能回答的,一定知無不言。”
老頭兒岱欽是個城府頗深的,而他的作風也是盡可能多了解一點兒情報再做決定,尤其是從細節處試探出那些本無意暴露出來的信息,于是便試探性地問道:“賢侄你找我們求助這件事,諾顏蘇赫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