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出兵態度
房間里,長子裴伽對父親道:“父親,孩兒認為鄴兒說得對,這是機會,我們奪回居延海,驅逐葛邏祿的勢力,朝中又有李相國的支持,父親升任河西節度使就有很大的希望。”
裴方負手走了幾步道:“剛才我一直在想,為什么是兵部要求我們盡快平定居延海之亂,應該是節度府才對,按照正常流程,兵部不會直接聯系我們,一定要先通知節度府,但兵部居然越過了節度府,直接要求我們出兵,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父親認為呢?”
裴方緩緩道:“既然傳信中有升鄴兒為寧遠將軍的消息,那必然是李林甫的意思,繞過河西節度府,直接給我們下令,這里面有他和楊國忠的暗斗啊!”
裴伽佩服父親的老姜彌辣,居然看得這么透徹。
“那我們是出兵還是不出兵呢?”裴伽又問道。
裴方嘆了口氣,“很難辦啊!直接出兵沒有得到節度使安思順的同意,必然會惹惱安思順,可如果不出兵,不但會失去建立戰功的機會,而且還會被安思順抓住把柄,指責我守土不力,畢竟居延海是屬于甘州管轄。”
裴方和安思順的關系一直不太好,所以他一直任甘州副都督,升不上去,但裴方因為和隴西李氏聯姻的緣故,深得河西名望世家的支持,去年又和相國李林甫正式聯姻,安思順也不敢小看他。
但在河西節度使的繼位上,安思順更傾向于讓他的心腹,涼州都督賀嗣南接任。
裴方沉思良久,終于緩緩道:“一定要出兵,我們有兵部的指令,不怕安思順發難,但要必須要講究策略,既出了兵,也要讓安思順無話可說。”
裴伽連忙問道:“父親有什么方案?”
裴方淡淡道:“鄴兒不是有天子的金牌嗎?讓他調動我的一千軍隊北上居延海,然后我以救援天子使者的名義出兵,安思順就無話可說了。”
吃罷中飯,李鄴跟隨兩個表妹上街游逛。
張掖城是粟特人的故鄉,當年的昭武九姓數千人就是從甘州出發,輾轉數年到了河中地區,數十年后建立了粟特九國。
但張掖地區還有不少沒有西遷的粟特人,也有很多認祖歸宗回來的粟特人,還有羌人、黨項人,當然更多是漢人。
安思順和安祿山就是河西粟特人,史思明也是,安思順能成為河西節度使,就是得到了河西粟特人全力支持。
張掖城內商業十分繁榮,手工業也極為發達,釀酒、制革、紡織、制乳、銀器在整個大唐都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