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綿里藏針
“哦——”
夫妻二人又悉悉索索片刻,兩人便沉沉睡去了。
次日一早,李林甫得到宣召,匆匆來到了御書房,躬身行禮道:“老臣參見陛下!”
李隆基微微笑道:“李相國不必多禮,請坐!”
“謝陛下!”
李林甫在一旁坐下,片刻,其他四個相國都陸續到齊了。
李隆基點了點頭,緩緩對眾人道:“朕這幾天一直在考慮西域之事,高仙芝在京城不能久留,所以朕召各位相國今天做個定奪,大食東擴,我們該如何應對?”
李隆基看了一眼楊國忠道:“楊相國,你先說!”
楊國忠雖然不學無術,但他也有自己的幕僚,幕僚會給他提建議,他現在發表見解也多少有點水平了。
“回稟陛下,微臣主要是考慮財政支撐問題,我們維持那么遙遠的勢力范圍,每年耗費財政上百萬貫,還要和大食開戰,戰爭的開支更是無底洞,陛下,這是否有必要?微臣的態度是放棄蔥嶺以西,集中財力、物力和兵力在安西四鎮防御吐蕃!”
楊國忠說得其實有道理,朝廷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應該適度收縮,朝廷多數官員都和他想的一樣,要集中兵力和財力對付心腹大患吐蕃,但多數就代表真理?
未必!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就看建議者從哪個角度去分析,或者是自己的利益偏向于哪一邊,楊國忠若真是替大唐財政考慮,他就不會發動兩次南召戰爭了。
他反對的主要原因是高仙芝當年是李林甫推薦出任安西節度使,這次高仙芝來長安,給了楊國忠兩萬兩銀子,卻給了李林甫三萬兩銀子,讓楊國忠極為不爽。
旁邊陳希烈補充道:“楊相國說得對,河中距長安有萬里之遙,但距離大食卻只有千里,大食花千貫錢,我們就得花萬貫錢,收益和耗費很不對等,況且我們的首要大敵是吐蕃,我們確實應該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防范吐蕃,而不應該再豎一個強敵。”
“陳相國此言詫異!”
韋見素站起身道:“我們不能因為怕豎強敵,就把自己的地盤拱手讓給別人,如果有這種想法,那回紇、葛邏祿、思結都會成為我們的強敵,我們就退讓,把陰山讓給回紇,把北庭讓給葛邏祿,那么強敵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