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朝會之爭(三)
韋見素也知道,如果再在政事堂提出方案,十有八九還是不會通過,所以利用大朝會做出決議,就直接繞過了政事堂。
這也是大朝會的特點,一旦沒有群臣強烈反對,天子在大朝會上做出決定,那就不用再通過政事堂表決了,也算是對君權的一種認可。
李隆基點點頭,問太子李亨道:“太子認為如何?”
李亨欠身道:“回稟父皇,兒臣認為社稷為重,同意韋相國的建議,不過朝廷可以減免稅負,但租子關系到私產,兒臣愿意做個表率,兒臣名下所有莊園今年全部免租。”
李亨這一步棋下得很高明,他對自己動手,首先就占據了道義,逼父皇不得不跟,一旦父皇跟了,那么減租免稅就順理成章了。
李隆基本想再問一問楊國忠,讓楊國忠作為右相國來正式下決定,可他又擔心楊國忠會反對韋見素,說出財政不足的話來,在道義上就有點站不住腳了。
李隆基便點點頭道:“皇兒說得很好,所謂民貴君輕,社稷為重,朕自然不會讓廣大關中臣民生活困苦,朕同意減稅,至少要減五成以上,另外,朕宣布皇莊今年全部免租。”
眾臣一起躬身夸贊,“陛下圣明!”
李隆基笑著點點頭,“大家都有點困乏了,我們加快速度,進行第三個議程!”
韋見素高聲道:“第三個議程是侍御史鄭昂彈劾云麾將軍李鄴在云陽縣萬馬莊園濫殺無辜一案,請雙方陳述!”
彈劾案放在朝會上討論當然不是第一次,但一般都是御史臺官員或者其他諫議大夫直接在朝會上提出彈劾,更多是一種出其不意的策略,但已經彈劾了,再拿到朝會上討論,這卻是第一次。
一般而言,彈劾書遞到御案上,要么是天子直接批準,彈劾成功,但更多是情況是天子批復進行三司會審或者大三司會審,要么就直接駁回,從來沒有說拿到朝會上討論。
很多大臣都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天子對這個彈劾案態度曖昧。
鄭昂也感覺到了天子態度不明朗,但他沒有辦法,他是得到楊國忠的授意才進行彈劾,沒有楊國忠的同意,他不敢撤銷彈劾,尤其現在彈劾進程已經到了朝會上,如果彈劾失敗,會嚴重影響他的仕途。
鄭昂出列,躬身行禮道:“啟稟陛下,微臣調查過,彌勒教的五百護衛并非袁彌勒的隨從,而是他臨時高價聘來,不過是本縣的地痞無賴,拿點錢混日子,他們罪不應死,卻慘遭殘酷屠殺,濫殺無辜,實在不是一個大唐將領該做的事情。”
鄭昂一點也不蠢,他知道大唐將領殺人的情況多得去了,唐太宗李世民不知殺了多少人,那些開國將領哪個不是雙手沾滿鮮血。
所以鄭昂就把李鄴的殺戮行為扣死在‘濫殺無辜’四個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