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出兵南方
天子李鄴重新給牛肚菘換了一個新名字,大白菜。
推廣大白菜也是配合鹽稅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前家家戶戶都要腌菜,大量耗用鹽,那時斗鹽十文,大家也不心疼,現在細鹽每斤八十文,蔬菜就腌不起了,沒有腌菜,冬天吃什么?
所以大白菜就出來了,大白菜產量大,冬天也一樣生長,簡直就是北方地區的救命菜,家家戶戶的菜地里都開始種大白菜了,當然還有蘿卜。
所以蘿卜白菜這句話怎么來的?北方家家戶戶在冬天時都靠吃蘿卜白菜過日子。
嶲州事件引發了糖價上漲,此時糖還不屬于朝廷的專賣,雖然常平倉很快投入平價糖抑制住了糖價上漲,但南詔問題卻因為糖價事件出現在公眾眼中。
一時間,整個朝野市井都在談論南詔,二月初,天子李鄴做出決定,他將派出五萬精銳之軍出征南詔,由隴右都督李晟率領,以劍南都督曲環為副將,率五萬關隴軍趕赴巴蜀備戰。
李晟改任征南副元帥,隴右都督則由河州都督渾堿兼任。
御書房內,李晟指著沙盤道:“進入巴蜀后,卑職會率五萬大軍進駐嘉州龍游縣集訓,軍器監向卑職承諾,二月底之前所有訓練雷全部到位,最遲三月中旬,將拿出一萬人的火器裝備。”
訓練雷就是沒有裝炸藥的箭雷、手拋雷和震天雷,都是用陶瓷制作,裝上火繩,實際上就是訓練士兵對火繩的掌控。
唐軍所有火器的火繩上都有兩個刻度,一條是綠色線,表示準備拋射,一條是紅色線,燃到這里就要立刻射出,這樣就保證火雷在落地時或者落地前爆炸。
這是成為火器兵的基礎,必須要進行基本訓練后才能使用火器。
“一萬人火器裝備怎么分配?”李鄴問道。
“回稟陛下,兩千人用震天雷,配備三種型號共五百顆震天雷,五千箭雷軍,每人配備五支箭雷,然后三千軍隊配備爆裂箭,每人配備十支,這主要是對付建筑物和船只。”
李鄴點點頭,又問道:“李將軍了解過天寶十年和天寶十三年唐軍慘敗的原因嗎?”
“回稟陛下,卑職仔細詢問并看過記錄了,天寶十年那一次是唐軍不適應當地濕熱的氣候,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對方動用了象兵,在關鍵之戰中對方驅動數千頭大象沖擊唐軍大陣,唐軍大敗,損失數萬人,是唐軍最后慘敗的關鍵點。
至于天寶十三年那一戰,是因為吐蕃出兵,從背后襲擊唐軍,導致唐軍腹背受敵而大敗。”
“對付象兵,你有把握了嗎?”
李晟輕輕點頭,“五萬唐軍都配備了火藥箭,遠距離用火藥箭射擊象群,如果沒有用,就用箭雷恐嚇,如果最后還是沒有用,卑職就會使用火油焚燒,這樣就構成了遠中近三成防御,卑職相信一定會有效果!”
李鄴用木桿指向嶲州道:“一旦火器裝備完成,大軍即刻進軍嶲州,你要記住四點,第一,消滅南詔和吐蕃軍有生力量,不接受降俘,第二,恢復天寶九年的邊界,第三,所有被擄去的漢人回歸,第四,接受南詔投降,同時占領太和城,所有財富運回大唐,以彌補戰爭開支!”
李晟躬身道:“陛下之令,卑職銘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