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火燒奚軍
這似乎是一個好辦法,兩萬奚軍紛紛跑下山坡,聚集在官道上。
但他們不懂消防常識啊!真正失火之時,大部分遇難者并不是被燒死的,而是被濃煙熏死的。
烈焰騰空,濃煙滾滾,兩座山頭都燃燒起來了,大火異常迅猛,連唐軍也不得不后撤到二十里外,否則受不了烈火炙烤和濃煙導致的窒息。
濃煙彌漫著大地,整個方圓三十里都被烈火和濃煙籠罩了。
烈火一直燒了三天三夜才漸漸平息,唐軍已經撤離了龍王谷一帶,只留下五千士兵善后。
當士兵走進龍王谷時,這里儼如地獄一般,兩邊山上都矗立著一根根燒焦的大樹,官道上躺了扭曲的尸體,都是被濃煙窒息而死,在兩側堵路巨木之下,尸體更是堆積如山,很多士兵想越過巨木逃走,但根本逃不掉,最后層層堆積而死。
兩萬奚軍全軍覆滅,沒有一個人活下來。
渤海國的龍原府的港口位于一處海灣內,叫做龍灣,這里也是渤海國唯一的海港,是一座天然良港,海港內停泊著大大小小上千艘戰船,有日本國的龜船,也有渤海國的仿唐船。
不過渤海國沒有水軍,他們的船只幾乎都是商船,沒有日本龜船堅固結實。
在百年前的白江口一戰中,唐軍海船的拍桿大顯威力,將日本戰船要么攔腰拍斷,要么就拍成碎片,痛定思痛,將他們的戰船設計為圓型,唐軍拍桿無法再攔腰拍斷。
其次頂上再加一個蓋子,也是為了抵御唐軍的拍桿,前面再設計一個龍頭,日本國給這種海船起了名字叫團龍,但直觀看上去,就是烏龜,所以又叫龜船。
龍灣里的龜船一共有六百余艘,它們第一次將三萬大軍送入渤海國,滅了渤海國,日本國高層歡喜異常,立刻派龜船再追加了兩萬軍隊,一定要徹底控制住渤海國,成為他們在大陸上的第一塊領土。
此時海港有一萬余日本士兵,正在海港不遠處訓練。
中午時分,龍灣南面的哨塔發現了異常,遠處駛來一支船隊,海港立刻敲響了警鐘。
“當!當!當!”
警鐘急促,一萬兩千名日本水軍紛紛奔上龜船,兩百艘龜船開始駛出海灣,向南方海面上駛去。
龜船確實有它獨到之處,那就是穩,抗風浪,但缺點也顯然易見,那就是速度慢,其實大家都清楚,戰船設計成流線長條型,前端尖銳,像刀一樣,這就是為了最大程度減少阻力。
但龜船卻反其道行之,搞成一個團魚型,這受阻范圍能不大嗎?航行阻力大了,那么船速自然也高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