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北征松漠
這倒很有可能,如果真是渤海軍,那就有意思了,契丹人自己不來,卻派渤海軍過來阻截,這顯然是在消耗這支軍隊。
郭子儀心念忽然一動,不好,契丹人一定是開始北撤了,所以才派渤海軍來阻擋自己。
但很快,郭子儀又冷靜下來,不管契丹人撤不撤退,自己都不能急,更不能輕敵,否則要吃大虧的。
這時,張典又建議道:“大帥,契丹人似乎想讓渤海軍隊賣命,但渤海軍未必肯真的賣力,卑職覺得拿出點硬手段給他們看一看,或許他們就會另有想法了!”
不愧是唐軍的頭號斥候,見解大膽且有新意,郭子儀深以為然,他回頭令道:“命令第三火器營上來!”
第三火器營有一千人,配備了一種最新的火器,剛剛才從長安送到遼東,叫做箭雷,用大黃弩發射,一共送來一千五百枚,雖然大部分都送給了征討南詔的軍隊,但一千五百枚也足夠了。
一千人分為五百組,每組兩人,配備一支大黃弩和三枚箭雷,當然還有正常的重弩箭和爆裂箭。
十二萬大軍太多,郭子儀決定只派兩萬軍隊北上,郭子儀又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在后面接應。
兩萬軍隊正是由張典率領,十幾年間,張典從一名斥候旅帥一步步成長為將軍都統領、從三品冠軍大將軍、金城郡公,立功累累,在關隴軍乃至唐軍的功勞榜上,只有內衛都統李成華能和他比肩。
行軍二十里后,前方出現了一條黑線,六萬渤海軍隊出現了。
渤海**隊有九名大將,主將耶律叔刺,副將迭刺峯,另一名副將叫任天嶺。
任天嶺才是渤海**的主將,渤海國被日本軍隊滅亡后,任天嶺驚怒交加,此時他們后勤中斷,糧草即將斷絕,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得率軍投降契丹。
當時的投降條件之一就是,契丹幫助他們重新復國,契丹也滿口答應。
所以渤海軍不改旗易幟,連軍服也不變,依然保持著渤海國的戰旗,這便讓契丹十分不滿。
而任天嶺不斷催促契丹履行承諾,出兵幫助渤海國復國,但這時契丹才剛剛和日本軍簽訂了共抗唐軍的聯盟協議,怎么可能替他們出兵復國?便一味向后推遲,敷衍渤海**。
任天嶺等將領怎么可能看不出來,契丹是在敷衍他們,他們心中憤恨,卻又無可奈何,他們軍糧需要契丹供給,一旦斷絕糧食,他們大軍就會分崩離析。
這次耶律薩剌德依舊用后勤補給為要挾,逼六萬渤海軍南下阻擊唐軍。
任天嶺盡管萬分不情愿,吃人嘴短,他也不得不答應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