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入學考試
裴旻號稱長安第一劍術高手,被譽為劍圣,他當上龍武軍中郎將還是靠烈鳳的關系,否則他也就只能做個大頭兵。
李鄴的祖父是相國,如果李鄴能考上科舉,他的機會就比別人多得多。
考慮了幾天,李鄴最終決定,接受祖父李林甫的安排,入校讀書。
明德學堂也被稱為明德學院,是長安三大私學之一。
長安一直有種說法:‘寒門入小學,中層讀官學,官宦進私學’。
意思就是說寒門子弟讀完小學就結束了學業,像張小胖的弟弟,還有小黃毛,他們讀幾年小學堂,能讀書識字,就不會再讀書了。
而喬彬、杜望、麻金松這些富家子弟都屬于中產階層,他們會去官學讀書,想方設法往權力階層靠攏,實在當不了官,就做文吏。
還有像李洵這樣的官宦庶子也是去官學讀書,進不了私學、
在幾個月前,李鄴連小學堂都讀不了,可一轉眼,他竟然能讀名牌私學,讓人不得不感慨命運之造化。
明德學院位于朱雀旁的靖善坊,緊靠興善寺,占地約三十畝,有生徒五百余人,大部分都是官宦子弟或者名門世家。
明德學院分為上院和下院,按照李鄴的理解,就是高中部和初中部,全部讀完需要五年時間,然后可以直接進太學,不需要參加太學入學考試。
他父親李岱已經給他填好了要讀的階段,下院初級,相當于初中一年級,李鄴還要接受一個基本測試。
李岱其實還是高看了他的兒子,他以為基本測試應該沒有問題,就是背一遍《論語》和《孟子》,只要讀過小學堂,誰不會背?
但他不知道李鄴就只是在七歲時懵懵懂懂讀過一年書,認識的字加起來最多五十個,在挨那一棍之前,已經還回去四十八個了。
當然,《論語》和《孟子》李鄴現在也不會背。
不過李鄴實在不想來明德學院讀書,他想去縣學,只是礙于祖父李林甫的面子,不得不來。
他需要自由,需要大量自己的時間,現在距離李林甫倒臺還剩三年,距離安史之亂還有六年,讓他在這里蹲五年,黃花菜都涼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院不接受他,然后他就可以轉去縣學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