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降唐反唐
阿史那承慶當然知道史思明投降朝廷不會有好結果,所以極力勸說史思明放棄投降朝廷,繼續(xù)割據(jù)幽州為王,怎奈史思明在將安祿山的造反紅利吃干抹凈后,又想名正言順成為幽州王,獲得朝廷冊封,名利雙收。
阿史那承慶知道史思明想得太簡單了,太小看朝廷,他必須要讓史思明徹底清醒過來。
阿史那承慶立刻找到史思明兒子史朝義,對他低語幾句,史朝義一心想當皇帝,也堅決反對父親投降朝廷,他點點頭道:“軍師放心吧!我來安排好。”
朝廷使者是冀州刺史烏承恩,他也是張掖粟特人,曾是史思明的心腹將領,跟隨史思明征戰(zhàn)河北,投降李光弼后,因為作惡不多,被朝廷封為冀州刺史。
李光弼推薦他為使者,自然是想安撫住史思明。
史思明走上前,跪下行大禮,“范陽節(jié)度副使、幽州兵馬使、冠軍大將軍史思明叩見圣天子承宣!”
烏承恩不敢對老上司擺架子,連忙下面向史思明躬身行禮,“大將軍折殺卑職了,這是圣上旨意,請大將軍收領!”
史思明接過圣旨看了一遍,心中頗為滿意,天子封他為燕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平章事、校檢兵部尚書,繼續(xù)出任范陽節(jié)度使和平盧節(jié)度使。
他高高舉起圣旨,三軍將士齊呼,“萬歲!萬歲!萬歲!”
史思明隨即下令大擺酒宴,款待烏承恩和他的隨從一行。
………
入夜,酒宴歡飲還在繼續(xù),而在另一個房間里,阿史那承慶還在勸說史思明。
“大將軍不要想得太天真,朝廷怎么可能會放過我們?看看洛陽城破后,那些投降大臣的下場,陳希烈、張均、哥舒翰、李岫等人,哪個不是被公開處斬,家人發(fā)配嶺南?
朝廷連自己人都不放過,還會放過我們?大將軍在河北殺了多少漢人,上百萬人啊!朝廷只是假裝接受大將軍投降,將來一定會清算!
就算大將軍運氣好,壽終正寢,躲過清算,那大將軍的子孫呢?各個大將和他們的子孫呢?朝廷會放過他們嗎?大將軍有沒有問過他的意愿,他們愿意投降嗎?”
史朝義跪下垂淚道:“父親投降了朝廷,三軍將士還會歸心嗎?”
阿史那承慶和史朝義的配合讓史思明動搖了,他本來就不是真心投降,只是緩兵之計罷了,但阿史那承慶提醒了他,他忘記了將士們的利益?一旦將士拋棄了他,朝廷殺他不就像殺條狗一樣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