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鼓而戰
要不然,王玄策就不會憑著借來的數千尼泊爾軍,便能橫掃天竺各國,幾十萬天竺軍隊被他打得土崩瓦解。
要不然,一千多年后也不會出現三個中**人俘虜印度一個王牌炮兵營的壯舉。
就在天竺士兵全體選擇投降之時,二十幾里外的草原上正發生激戰,達扎路恭見對方只有萬余騎兵追趕,他立刻命令全軍調轉馬頭和唐軍激戰。
但激戰僅一刻鐘,副將張冰泉率領一萬騎兵支援而來,兩支騎兵前后夾擊,吐蕃騎兵大敗,死傷不計其數,達扎路恭率領兩千余殘軍南逃。
不料在大非川再次遭到渾瑊軍隊的攔截,吐蕃軍幾乎全軍覆滅,達扎路恭只帶著數十人拼死沖出重圍,逃回高原了。
半個月后,在大雪來臨之前,七萬天竺人戰俘被送去了長安。
這批被稱為昆侖奴的戰俘,很快又將乘船前往江都,在江都稍作休整后,分三批從海路送往泉州,他們將在大唐的海外服五年勞役,五年后他們可以選擇,愿意回家鄉,大唐將派船送他們回天竺,愿意留下,那么就轉變為雇傭工,能拿到每天三十文的工錢,繼續當伐木工。
事實上,絕大部分戰俘都不愿意返回家鄉,就算回了天竺,他們也是低種姓賤民,甚至是不可接觸的人。
更大的可能性,他們還是會被天竺的統治者再次賣作奴隸,過著更加悲慘,豬狗不如的生活。
至少在唐朝,他們還能吃飽飯,有衣服穿,有地方住,病了有醫生給他們治病。
這些昆侖奴基本上都選擇了留在呂宋諸島,十年后,他們獲得了大唐的戶籍。
他們中很多人娶了南洋或者天竺過來的女人,從此在呂宋諸島生兒育女,他們的孩子也成了大唐的海外平民,大多以種田和小商販為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