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春歸碎葉
旁邊段秀實道:“啟稟使君,疏勒那邊駐軍和小勃律有聯系,歸仁軍由疏勒管轄。”
“立刻發鷹信給疏勒駐軍,要他們安排歸仁軍詳細探查大小勃律的吐蕃軍情況,這一點非常重要。”
做完部署后,第二天一早,李鄴率領一萬軍隊離開了龜茲,向西進發,十幾支粟特商隊也帶著數千頭駱駝浩浩蕩蕩跟隨唐軍一起出發,加上唐軍的駱駝,光駝隊就有數十里長。
七天后,隊伍抵達了姑墨州,姑墨州就是今天的阿克蘇,這里曾經是姑墨國,唐軍在這里有座軍城,叫做拔換城。
唐軍隊伍又沿著拔換河向西北方向而行,走過一片戈壁灘,兩天后便遠遠看見了凌山,凌山山脈屬于天山的一部分,海拔六千多米,終年積雪,這里有天山的最高峰,雪蓮峰,遠遠望去,幾座雪山簇聚在一起,就像一朵盛開的雪蓮花。
隊伍是清晨出發,沿著著名的夏塔古道而行,冬天時,夏塔古道上的積雪最深時達六尺,超過很多人的頭頂,別說跨越凌山,山谷內的積雪關就過不去。
但現在是二月中旬,按照陽歷算已經是三月下旬了,山腰以下的積雪已經完全融化,穿越凌山成為了現實。
山谷兩邊都是雄偉的大山,一片片筆直的松林和杉樹從山腰處向下蔓延,山谷內便是一望無際的草地,草地上盛開著一片片絢麗的野花,微風中搖曳多姿,一條小河從山上流淌下來,流水潺潺,穿過了山谷,最后匯入拔換河中。
下午時分,隊伍抵達了勃達嶺腳下,隊伍扎下帳篷,開始休息過夜。
勃達嶺海拔約四千米,馬匹和駱駝都可以通行,這里便成為絲綢之路上一個著名的隘口,無論商人還是軍隊,還有傳信人,都必須從這里翻越凌山。
冬天這里過不去,商隊就會停下了,或者在北面的碎葉城,或者在南面的龜茲城,很好地休息一個冬天,春暖花開時再繼續旅程。
一般穿越凌山要兩到三天,主要看天氣情況,李鄴選擇時間就非常巧妙,他是清晨從夏塔古道出發,實際上只用住一夜,次日黃昏就能走出凌山。
隊伍越過了凌山,在凌山山腳的頓多城休息了一夜,頓多城是一座小軍城,只有三十名駐軍,還有十幾家商鋪,專門給往來的商隊進行補給。
隊伍又再度西行,穿過了幾道峽谷,三天后,李鄴率領大軍終于抵達了熱海,又回到了這片熟悉的土地。
碎葉城和他離去時沒有什么變化,李鄴返回,河中都督府的官員和將領紛紛出城來迎接。
李鄴讓副都督獨孤應安排軍營大帳,讓北庭軍駐營休息。
回到官衙,他又聽取了長史謝縉和王昌齡的匯報,李鄴更關心咸海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