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輿論嘩然
彭海鹽是破案高手,他提醒李岱道:“使君,誓盟書上有指印,最好把他們的尸體也帶上。”
李岱頓時醒悟,“說得對,去找七口棺材!”
此時,獨孤烈帶領軍隊來到了倉庫,士兵已經發現了一個淺坑,里面草草掩埋了一百多具尸體,士兵把尸體都搬出來,都是身穿彌勒武士服的護教武士,大部分人頭都沒有了。
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腥臭之氣,很多士兵都捂鼻扭過頭去,這些千牛衛士兵大部分都是權貴子弟,也就是天子的儀仗軍,從未上過戰場,哪里見過這種血腥慘烈的場景。
獨孤烈倒是上過戰場,見過不少世面,知道戰場上的慘烈,只是這些人都是李鄴一個人殺掉的,也未免太兇悍了。
他嘆口氣命令道:“把尸體都堆積起來燒掉,以免疫病流行!”
這時,一名偏將跑來道:“大將軍,屋頂也有情況!”
獨孤烈跟隨手下來到倉庫前,士兵抓到幾名摔斷腿而無法動彈的武士,這些都是人證,很重要,獨孤烈讓人把他們帶走。
獨孤烈隨即爬梯子上了倉庫屋頂,眼前的一幕頓時把他驚呆了,他手撫額頭驚呼,“我的天啦!”
有了京兆少尹李岱提供的確鑿證據,云陽縣的群體事件很快被朝廷定性為部分居心叵測的人利用民眾訴求企圖謀逆造反。
朝廷隨即將袁彌勒等七人的人頭懸掛在明德門前,強烈警告那些居心叵測之人。
由于這次謀逆還在萌芽時就被掐滅,沒有造成嚴重的后果,朝廷官員基本上沒有被處罰,只有云陽縣令有失察之責,被貶去別縣,降為主簿。
事情似乎就這樣不了了之,不過由這件謀逆案帶出的另一件事卻開始在長安朝野發酵了,那就是李鄴斬殺兩百七十八名武士之事。
李鄴殺人如魔的事跡開始在長安市井中迅速流傳,傳播者說得活靈活現,就好像自己親眼看到一樣。
平康坊丹鳳酒樓內,一名喝酒稍多的千牛衛士兵正在繪聲繪色描述,“戰馬奔過去,大刀橫劈而過,‘咔嚓!’三顆人頭飛起來,人的手腳還在動,但頭已經沒了,脖子里血啊!一下子噴出一丈高”
酒客們都脖子一緊,不由自主縮起了脖子,想象著那恐怖的一幕。
“一盞茶時間就斬殺了一百四十余人,想象那個速度,殺人比賽也沒有這么快,很多時候一刀兩個人!”
有酒客驚呼起來,“這不是修羅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