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血戰勃律(下)
李鄴在遠處望著他們奔出東城門,臉上露出一絲冷笑。
東門外,五千唐軍騎兵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尚結贊率領五百吐蕃騎兵沖出來,迎接他的是五千支弩箭暴風驟雨般迎面射來。
吐蕃騎兵們一片哀嚎,紛紛落馬,只剩下不到百人,尚結贊被親兵護衛著,他的數十名親兵被射殺,他本人卻沒有中箭,但他一樣難逃一死,數百名唐軍士兵蜂擁殺來,剎那間將尚結贊斬為數十段,一代名將就此死在了大勃律城下。
戰爭結束了,七千吐蕃軍全軍覆滅,沒有一個活口,唐軍也付出了傷亡近三千人的代價,其中陣亡一千五百人,傷一千四百余人。
李鄴沒有違背諾言,三百名圍攻尚結贊的唐軍士兵分一萬貫錢的獎勵,其中殺死尚結贊的二十七名士兵,每人升一級,搶到人頭的安西軍士兵張翔獨升兩級,獨得兩千貫獎金。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幸運者,比如烏江決戰中,搶到項羽身體之一的楊喜,被劉邦封為赤泉侯,他便成為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世家弘農楊氏的祖先。
巷戰極為殘酷,近兩個時辰的巷戰,城內的數千百姓也幾乎死傷殆盡,最后的三百吐蕃士兵躲進大勃律王宮負隅頑抗,唐軍動用了六千人的箭陣,將王宮內所有人全部射殺,包括國王和他的妻兒也無一幸免。
李鄴下令將城內所有財物和糧食全部搬到城外,幸存的數百居民也送到城外,唐軍點起大火,將王城焚毀殆盡,并摧毀了四面城墻。
剩下的六千居民全部集中起來,他們將遷去小勃律生活,大勃律將不再留一人,所有的莊稼、農田、果樹都統統摧毀,房屋也燒掉。
從此,大勃律國消亡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吐蕃軍也失去了西擴最重要的一個后勤基地,此后十年間,還是有不少大勃律的居民又悄悄返回故土家園,但吐蕃軍再也沒有出現在大勃律。
休息三天后,唐軍啟程返回了小勃律,李鄴在小勃律的頓多城留了一千軍隊駐防,為期一年,一年后,席元慶會派另外一千人前來輪換,實行輪換駐軍制度,使唐軍能夠長期駐扎在小勃律。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到了九月,這天上午,長安慶王府前來了兩名送信騎士,這兩人是安祿山派來給慶王李琮送信的士兵。
兩人被帶進了王府內,貴客堂上,為首騎士單膝跪下,將兩封信呈給了慶王李琮。
“我家節度使沒有口信,他要說的都是信中。”
李琮看了安祿山的信,信中提到了太子李亨的一個重要把柄,太子和和河東節度使程千里暗中有勾結,有一封程千里給太子的信就是證據。
慶王李琮大喜,急忙看程千里的信,這是程千里剛出任河東節度使時寫給太子的一封信,但路上被安祿山的人攔截了,送信人死在路上,這封信便落在安祿山手上。
程千里在信中承諾,在必要時,他愿意出兵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