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消化不良了
其實除了這些原因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糧食比魚金貴的多,用糧食換魚,開什么玩笑?
不過王安之所以這樣做,那是因為王安想在大河里撒網(wǎng)打大魚,像是小河溝子里的那些小鯽魚、小鯉魚或草魚苗子、白條、還有竄釘子等等雜魚啥的,王安才不吃呢。
關鍵是打魚的時間很短,只能撒個三兩網(wǎng)就得回家了,所以打個窩聚聚魚,就十分有必要了。
王安笑呵呵的說道:
“我才不去小河溝子打魚呢,我要去大河打大魚,我跟你們說,打個窩子聚聚魚再撒網(wǎng),嘎嘎快,不然得順著河邊扔上好幾網(wǎng),那多費勁。”
王大柱聞言笑了一下,這才“贊許”的跟劉桂蘭說道:
“你別說啊,還是小安這法子好,我們原來都是把糠炒熟了給魚打窩,這用玉米面打窩,我們還真沒干過。”
王大柱這話,著實有深度,聽起來像是夸贊,但實則就是在說王安浪費糧食,只是說的不是那么明顯而已。
好在王安對這種話從來都是免疫的,反正你是爹你有理,你愛說啥說啥唄,我就該干啥干啥就行了。
劉桂蘭對于怎么打魚是沒有興趣的,只是囑咐了一句道:
“那你倆小心點,那河水現(xiàn)在老深了。”
王大柱倆人答應一聲,便前車耳朵一個趕車的,后車耳朵一個坐車的,往田地里走去。
路過大河的時候,王安把面團子一分為二,找了兩處方便站在岸邊撒網(wǎng)的緩流區(qū),便把兩塊面團子扔了進去。
而之所以現(xiàn)在就扔面團子打窩,而不是撒網(wǎng)前再打窩,那是因為發(fā)窩是需要時間的,并不是說面團子扔進河里,魚就會馬上過來。
正常來講,最快的發(fā)窩時間,也得半個小時以上。
畢竟魚是靠嗅覺找食物吃的,所以只有玉米面的味道在水里完全散發(fā)開了,魚才會循著味道聚集過來。
而眾所周知的是,小魚是大魚的食物,所以只有大量的小魚聚集過來了,才會引來大魚,而大魚過來了,才正式到了撒網(wǎng)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