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三品葉人參
當露出一小塊蘆頭,也就是人參根莖的時候,王安確定,這的的確確就是傳說中的人參。
因為眼前這玩意兒的長相,跟王安當初搶的那兩根干人參,還有老舅劉德元送給王安的那兩根斷須人參,是大差不差的。
看著露出一小截蘆頭的人參,王安開心一笑道:
“哈哈哈......這還真是個棒槌,哈哈哈...老五啊,咱倆又要發(fā)筆小財了,哈哈哈......”
之所以說是“小財”,那是因為以王安等人淘金的收獲算的話,哪怕是六品葉人參,都只能算是小財了。
更何況根據(jù)韓水生所說的辨別人參的方法,眼前的這棵人參,應該只是個“燈臺子”,也就是三品葉人參的標準。
而按照供銷社的收購價,三品葉人參也就差不多能賣個三四百塊錢。
可是三四百塊錢雖然不是小數(shù),是正式職工差不多一年的工資,但對王安等人來說,還真就一點兒都不多。
當然,這個價格也只是個大致的一個數(shù)字而已,具體多少錢,還得供銷社的鑒定師傅鑒定后才作數(shù)。
要知道野山參的生長,是極為緩慢的,所以野山參里所謂的“品葉”,只是個大致的判斷標準而已。
因為有枝葉的時候,能看出是“幾品葉”,那沒枝葉了,就一個人參的根莖了,肯定也就看不出來是“幾品葉”了。
眾所周知,人參是年限越長越值錢,而辨別年限的方法也不難,就是根據(jù)蘆頭上的蘆碗多少,來確定年份的。
“蘆碗”就是蘆頭最上邊,人參枝葉和人參相連的地方,每過一年,枝葉枯萎都會留下一個疤瘌,而這個疤瘌,就叫“蘆碗”。
當然,這些都是只能作為參考。
因為野山參這個東西,并不是說只要長枝葉了,那就一定會留下一個蘆碗,很多時候枝葉長了又枯萎了,是不會留下蘆碗的。
并且這玩意兒的生長環(huán)境較為惡劣,像是蟲子咬,牲畜踩,甚至掉落的樹杈子或者倒木砸一下,等等情況,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就導致這樣的人參,僅剩幾個蘆碗了,或者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蘆碗了,要是再想根據(jù)蘆碗判斷年限的話,那自然而然就是不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