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忽然心生一計
王安看了看正處在驕傲情緒之中的葉慶豐,本想提點他幾句,想了想感覺也沒啥必要。
于是乎,王安也沒撒謊,說道:
“我有將近2千斤細糧票,能換多少粗糧票?”
只見葉慶豐毫不猶豫的說道:
“我們圖省事兒,就是票販子要是想要細糧票,就用4斤半的粗糧票換1斤細糧票,票販子要是想要粗糧票,那就是用1斤細糧票換4斤的粗糧票。”
怕王安聽不懂。葉慶豐又解釋道:
“如果我們想要一斤細糧票,就用4斤粗糧票換,如果我們想要粗糧票,就用1斤細糧票換4斤半粗糧票。”
這話聽起來,好像是有點別扭,因為很明顯,不管是怎么交換,那糧站的人都不吃虧,而吃虧的人永遠都是票販子。
但葉慶豐說完,王安就明白是咋回事兒了。
因為之所以整出這么個違反常理的交換,是因為細糧票明顯是比粗糧票要更加緊缺,也更加值錢。
表面上,如果在票販子的手里有1斤細糧票的話,在糧站只能換來4斤粗糧票,可在老百姓的手里,卻能換來4斤半的粗糧票。
這么一看,好像票販子能賺的盆滿缽滿一樣。
可事實上,這種交換是極少的,甚至都是不存在的。
因為老百姓們為了吃飽,都是選擇用細糧票換粗糧票!
要知道飯都吃不上的時候,是沒人會考慮吃的好不好這個問題的。
所以,事實上的交易是,老百姓是用一斤細糧票,來換取票販子手里的3斤半粗糧票。
然后票販子再用這一斤細糧票,換取糧站的4斤粗糧票。
至于糧站員工主動用1斤細糧票,去找票販子換4斤半粗糧票這個事情,還有老百姓主動用4斤半粗糧票找票販子換一斤細糧票這個事情,不能說不存在,但肯定是相當稀少個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