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言多必失
呂惠卿一怔,苦笑道:“如何不知,此法在朝中亦是爭論不休。”
張斐道:“而在法制之法中,是明確了政令與法令的區別,而在我看來,許多考生求得還是政令,而非是法令,因為政令代表權力,而法令只是一種共識。
所以,呂校勘可以在算學館設一門課程,比如說叫做國家財政法,專門以古代一些經濟政策為內容,用于教學,這樣不但可以宣傳王學士的新政理念,同時還能吸引不少學生。”
國家經濟法?呂惠卿聽得不禁眼中一亮,欣喜道:“真是想不到你對教育也頗有見解。”
“哪里!哪里!”
張斐呵呵道:“我不過是將這教育視為一門買賣來分析,這賣東西不就是要宣傳貨物的優點么。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相比起判大理寺事,更多人還是想當參知政事。”
呂惠卿也漸漸反應過來,那些考生著迷于法制之法,或許只是被困于其中,只是一時的,但就個人前途來說,顯然跟王安石混要更有前途,頓時又是信心滿滿。
呂惠卿剛剛離開,許止倩就來到廳內。
“呂校勘怎么來了?”
“呂校勘打算請我去算學館當老師。”
“啊?”
許止倩朱唇微張,是呆若木雞地看著張斐。
張斐也是一臉苦笑:“這回可真是玩大了呀。”
許止倩聽罷,又瞧他郁悶的樣子,不禁噗嗤一笑。
張斐沒好氣道:“你還笑。”
許止倩急急問道:“那你答應了沒有?”
“當然是沒有答應。”張斐道:“我又不懂什么算學。”
許止倩道:“可不見得,那警署的財政,不就是你建立起來的么,可是比其它官署的財政要好得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