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門徒
張斐搖搖頭道:“如果是我的話,我會以攻代守,這第一份證據,一定是往年災情時,所遇到的問題,尤其是他們最習慣用的開倉賑濟,我的方案是否通過,暫不重要,但是一定要將他們的政策先給否定,那最終就只能用我的,如此就能夠事半功倍?!?br/>
真不愧是張大珥筆,果然是有一套?。≮w頊聽得眼中一亮,朝廷開倉賑濟,那真的就只是為了道德,但其實救不了多少人,不禁是笑著直點頭,“看來三司使只學到一半?。 ?br/>
他說得倒是輕巧,但要學另一半可是需要勇氣的,一般人可真是使不來,朝野上下,也只有張斐敢這么干。
不過對于薛向而言,已經是心滿意足。
司馬光他們并不知道,坐在這里的薛向,那心里滿滿都是幸福感,因為他就愛這一套,咱們就講利益,別得不講,這可比在垂拱殿說話輕松多了。
這也是他的強項所在。
這證據呈上之后,司馬光審視一番后,雖然賬目上與薛向說得差不多,但是他覺得關鍵不在這里,薛向只是用一種話術在忽悠眾人,于是又向薛向問道:“依三司使之意,發行稅幣,是為讓百姓用稅幣去商人那里買東西,幫助商人度過難關,避免商稅減少,為得還是國家財政。”
薛向點點頭道:“正是如此。”
司馬光道:“你將稅幣發給百姓,百姓拿著稅幣去商人那里購買貨物,商人再用稅幣交稅,在這個過程中,百姓是得到貨物,但是商人從中得到了什么?朝廷又從中得到了什么?”
說罷,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話有些不妥,于是又補充一句,“商人若得不到好處,他們又豈會愿意將貨物賣給百姓?”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又陷入困惑中。
這么一說,好像商人除了可以繳一點稅,是什么也沒有得到,紙幣到底不是銅幣,本身就不具備價值。
而朝廷將稅幣發下去,也只是幫助百姓,對財政好像也沒有影響,因為最終還是要收上來的,稅幣發多少,這明年的稅就減少多少,這就還是寅吃卯糧。
薛向非常冷靜地回答道:“司馬尚書此言差矣,此賬不能這么算。司馬尚書若是將這稅幣就視為銅幣,是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司馬光道:“但是稅幣到底不是錢幣,而且!”
他低頭看了眼文案,確定一番后,才道:“而且在你們遞交上來的法案,說明的非常清楚,這稅幣只是用于賑災,皆是朝廷會通過收稅,將稅幣全部收回?!?br/>
“是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