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夾縫之中
“此等重要的事,你為何不先與我說?”
司馬光沖著張斐質問道。
“是我不讓他說得。”只見許遵入得堂內。
司馬光瞧了眼許遵,“仲途,你犯不著為這小子辯護,他都已經是慣犯,什么事都藏著掖著,但這可不是小事,他若還一意孤行,只怕會闖下大禍,到時伱我都救不了他。”
許遵道:“他不清楚,難道我也不清楚嗎。此密狀是直接告到檢察院,而非是專門送到他手上。”
司馬光問道:“那你們為何要瞞著?”
許遵道:“正是因為我知道此事涉及到很多方面,故此怕暴露出來,引發混亂,于是我才決定,先派人前去調查,在得知實情之后,再與司馬學士商量。”
“這不用調查,我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司馬光一揮手,坐了下去。
“是嗎?”張斐好奇道:“不知是怎么回事?”
司馬光道:“定是那程昉又在大興勞役,施暴役夫,以至那些水兵無法忍受,故而逃往城里,程頤向來是仁義為懷,見他們可憐,故而收留了他們,定是如此。”
張斐道:“如此說來,那程昉經常大興勞役,暴虐役夫?”
“這都怪那王介甫。”司馬光嘴里蹦出一句話來。
張斐聽得耳朵都起繭了,問道:“這跟王學士有何關系?”
司馬光嘆道:“官家即位之初,遇河北水患,引發朝廷治水之爭,一派認為應放任黃河之水北流,但另一派則是認為該開浚引水東流,在這一點,我與王介甫的看法倒是一樣,都認為該引水東流。
但后來官家命我前往河北視察,我認為東流工事,頗費人工,當時河北災民生計尚難,如果不大動夫役,諒難竣工,但如果興師動眾,又恐怕人心不安。故我建議當以民生為先,東流工事,當徐徐漸漸,不能操之過急。
但是王介甫卻希望能夠畢其功于一役,于是啟用程昉前去治水,程昉興百萬之眾,雖初見成效,但也使得河北百姓哀嚎遍野,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