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商與政
不過這王安石也是一個狠人,亦或者說藝高人膽大。
張口就要向朝廷貸款一千萬貫。
這只能說這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有一山高啊!
但也引來許多朝臣們的反對,包括政事堂內大半的參知政事。
這財政本就是赤字狀態,不應該節省為先嗎,要是再額外撥給發運司一千萬貫,那明年啥也別干了,干脆直接休年假。
不過,王安石和趙頊也真沒有想過讓國庫撥錢。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國庫的錢那是有規章制度的,可不是說你皇帝想動就能動的。
中書門下要是不批,皇帝其實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不過皇帝也不傻,這皇權與金錢也是息息相關的,要是皇帝手中沒有錢,這龍椅只怕也坐不穩啊!
歷朝歷代皇帝都是有私房錢的。
也就是內藏庫。
趙頊決定從內藏庫撥出五百萬貫,供米三百萬石,并且還在每年上供的錢雜物中,截出兩百萬貫,借給發運司使用。
大臣們依舊是激烈反對,內藏庫說是皇帝的私房錢,但在北宋這錢也不全是皇帝私人,同時還具備公用的性質,簡單來說,救急。
主要就是軍餉和賑災。
如果遇到戰事,國庫沒錢,內藏庫就得撥錢,如果遇到災荒,國庫沒錢,內藏庫也得撥錢。
….但內藏庫,到底是以皇帝的意志為主,大臣們只能去說服皇帝,而不能動用行政命令去制止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