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戲曲誕生時
韓絳問道:“你這戲曲到底是什么意思?”
張斐解釋道:“簡單來說,就是找人將每首詞的背景或者說故事給演繹出來,希望讓人能夠身臨其境,就如同!”
說著,他手指向上方,“詞中所言,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人避免不了生老病死,但是詩詞故事卻能夠長存于世。”
“原來是這樣。”韓絳捋著那一縷山羊須,笑道:“想不到你小子對于詩詞也頗有建樹。”
一旁的呂公著笑吟吟道:“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可就他所作。”
韓絳驚訝道:“是嗎?”
司馬光他們皆是笑而不語。
以他們對張斐的了解,心里都認為,這一首詞應該不是張斐所作,雖說這文章歸文章,詞歸詞,但根據張斐的文章來看,就不可能寫出這種絕句來。
天才也不是這個天法啊!
張斐一瞧他們目光是夾帶著一絲戲謔,這要強的性格又上來了,反正偶像都還未有出生,拱手道:“不在!正是在下所作。在我看來,這詞就是詩中之畫,可以意會,亦可言表。”
“詩中畫?”
“正是。”
張斐點點頭道:“讀詩更多是與作者心意相通,而讀詞的話,腦中會情不自禁的出現畫面,若視詩詞為一體,那么這詞便是那詩中之畫。
尤其是晏公的詞,更是令人身臨其境,故此我才想到用演繹的方式展現晏公的詞,我甚至敢斷定,我的戲曲一出,我宋詞也必然更上一層樓,比起唐詩,要更廣為流傳。”
說到后面,是豪氣萬丈。
但是要知道他面前可是一幫文壇大家,我們的詞,要上一層樓,還得靠你小子?
是這意思嗎?
狂的沒邊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