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敵友難辨
到底王安石在他眼里,道德上面是沒有問題的,你要跟他說王安石貪污,他是決計不會信,而他指責王安石的奏章,幾乎都是一個觀點,就是王安石急功近利,任用小人。
翻譯過來,就是王安石是個好人,除了邋遢以外,幾乎就沒有缺點,但他身邊全是奸人,比如說呂惠卿,比如說薛向。
但是,他也不希望見到公檢法因此蒙受重創。
今日,他便來到檢察院,找到張斐聊一聊,看怎么能夠避免公檢法因此受損,“如今朝中不少大臣,要求將此案移交給你們檢察院,進行調查,你可知道此事?”
“知道。”
張斐點點頭道:“但是司馬學士可千萬別上當,他們這是故意在挑撥離間,如果現在將此案移交給公檢法,他們那邊立刻就會借御史臺來討伐公檢法,事情只會變得越來越復雜?!?br/>
司馬光立刻道:“所以你也認為不應該移交給公檢法?”
張斐點頭道:“不是認為,我一定會建議岳父大人拒絕,要么從一開始就交給公檢法,要么就一直由御史臺審理,如今再移交,這不就是在暗示御史臺有問題么,這反而使得公檢法淪為眾矢之的。”
司馬光點點頭,道:“你與文公想得一樣。但是他們這一鬧,對公檢法也很不利啊?!?br/>
張斐道:“其實這種有關政策的案件,交給御史臺審理,也是不錯得,讓我們公檢法審理的話,里面沒有多少操作的余地,有時候弄得我們也挺為難的,關于程都監的案子,就是如此。
只能開聽證會來解決,無法起訴到皇庭,因為皇庭更是看證據和法律的。
再說回此案,發運使自己沒有干違法之事,我們公檢法就不可能將他拉進來,我們懲罰那些貪官污吏,到時上面還得進行一番爭論,而御史臺就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煩惱,御史臺就可以追究上司的責任。
我們公檢法主要是監督那些吏,守住這最底層就行,這上面的事,最好還是上面自己解決。”
這話真是說到司馬光的心坎上,他也是這么認為的,就如此案,公檢法只能針對其中犯罪行為進行審理,薛向是否面臨懲罰,還得是皇帝和宰相來決定,屬于行政處罰,而御史臺就可以直接判薛向有罪,因為御史臺不是純粹的司法審判,更多是行政、司法混在一起,他們可以追究宰相的責任。
“嗯你說得不錯,如此兩分也好啊?!?br/>
司馬光稍稍點頭。
倒還別說,張斐現在還真擔心,御史臺會因此妥協,那樣的話,事情反而會變得更加復雜。
不過,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