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裝甲
章山鎮(zhèn)。
這里是清河市的傳統(tǒng)鎮(zhèn),就兩條街道呈十字,40年前如此,今天亦如此。
甚至說,比起20年前,今天的章山鎮(zhèn)更蕭條了一些。
街面上的鋪面,有一半都是關(guān)著門的。開門的店鋪,也是二三十年前的樣子。
江遠等人步行到一家小超市門前,入內(nèi)檢查,那門簾給人的感覺,都是20年前的。
就好像時光凝固了此處,又將它做舊,但卻無人收藏,賣不出去的感覺。
“老板,你家有后院嗎?”牧志洋的臉上沒什么表情,嚴(yán)肅的詢問。
這時候賣笑,后面有的是賣笑的地方。
小鎮(zhèn)的超市店主,也不是那么好說話的樣子,看看滿街走的警察,問:“你們這是找什么呢?”
“你要真想問,咱們就做個詢問筆錄。”牧志洋啪的拿出筆錄的本子出來。
“有后院的,你過去看吧。”店主連忙擺擺手。
“三相電有嗎?”牧志洋進去了,又循著電線看。
他們要找的其實并不是兇手,而是兇手分尸的場所。
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分尸的場所,一定是與兇手密切相關(guān)的。尤其是這種分尸分的很細的桉件,兇手只有在一個自認(rèn)為很安全的場所,自我掌控力較強的地方,才會如此做。
因為這是需要花費時間,耗費體力的事。
做到一半,要是被人給看到了,那可不就解釋不清了,總不能像某桉嫌疑人那樣,說“人是我分的,但不是我殺的……早上起來發(fā)現(xiàn)老公死了,可能是昨晚安眠藥吃多了……”
所以,分尸基本都是發(fā)生在獨門獨戶的場景里的。
如果是跟人合租的房子,即使是獨立衛(wèi)生間,也不會用來分尸,至少不會是細碎的分尸。此處若有專家,當(dāng)可論證,房價收入比越高,人均素質(zhì)越高,分尸的比例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