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AF缺少淡水
“拿,應該是拿到了。否則就應該抓住張校明問,而不是直接將人給殺了。”
柳景輝用簡單的推理,就先解決了一個復雜問題。
戚昌業不覺點頭:“有道理。實在找不到,至不濟應該點把火,把那個房間燒了。”
這時候,戚昌業都感受到了推理王的好處。這種20年的積案,你想用證據證偽得多難啊,但一個有效的推理,直接就解決這個問題了。
柳景輝的臉上沒有絲毫的驕傲,這樣的推理對他來說太輕松了,再就案情說上兩句,柳景輝才略略鄭重一點的表情,道:“現在的重點問題,你們是否有破獲該情報網,是否有相關發現?”
戚昌業遲疑了一下,道:“我其實已經派人去查了,但目前還沒有發現。按道理來說……恩,應該是沒有破獲的,否則的話,涉及到張家和建門院案,總會有點反饋的。”
“也就是說,這個間諜網還在運作?”
“那……那倒也未必。”戚昌業頓了一下,再道:“咱們也不用把這種間諜網想的太神秘,運行20年而未被發現的間諜網太少了,當然,我們聽說的都是被發現的。但正常情況下,如果一支諜報小組能夠存活20年,大概率是因為它處于潛伏期,尚未啟用。”
“你的意思是,張校明發現了一個處于潛伏期的諜報小組?”
“這個可能性其實也很低,既然在潛伏期……不過,誰知道呢,也許有什么因緣巧合。”戚昌業攤手:“現在不是說,現實比小說更離譜嗎?諜報方面更是如此,因為倒霉被抓的大佬也不少了。”
戚昌業平時是不說這么多話的,但今天要他提供信息,戚昌業停了一下,又開口道:“也還有一種可能。張校明發現的可能是正在運作的,或者剛剛開始潛伏的諜報網,對方的情報官發現了以后,一邊處理問題,一邊將該諜報小組從啟用狀態重新轉為潛伏,或者重新潛伏,或者干脆撤出撤回了。”
“如果是撤回的話,這個案子豈不是就斷在這里了?”黃強民不由來了一句。
戚昌業無奈道:“無頭案子確實是很多的。但從好的地方想,一般的間諜網都是以本地策反的人員為主,所以,撤回的情況還是很少的。重新潛伏的情況居多。”
“20年了,還不撤回嗎?”
“只能說有可能。但是沒必要,策反人員留在本地才是有價值的資產,撤回去了,可就只能養著了,變成負資產了。”
“這樣……”柳景輝沉吟起來。
戚昌業續道:“一般的間諜網,很高級的情況下,才會有一到兩名的己方的情報官員,更多的時候是一個都沒有。這些情報官員也多是做聯絡工作,弄不好就有外交身份……這個案子,目前還沒有看到有高價值的情報的可能性。”
己方派出情報官員在異國他鄉執行潛伏任務,這是非常高級的間諜網絡,就像是警察派遣臥底在犯罪組織中一樣,如此巨大的風險是要有相應的收益的,而普通的犯罪組織,能值一名警察的風險嗎?而警察臥底,就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嗎?
同樣,將己方精心訓練的情報官員派出去,他就一定能夠收獲更多的情報嗎?更進一步的講,這名情報官員要是被抓了,會不會泄露的情報比獲得還要多。
所以,哪怕是戚昌業接觸的諜報網,多數也還是本地策反的成員組成的。
“這樣的話,就要重新梳理一下張校明死前做的那些工作了。我記得有人好像做過這方面的工作了。”柳景輝說著拿起電話,就讓人去找資料。
不一會兒,王傳星就拿著東西進來了。
前面的專案組,早就根據各方的證詞證言,以及走訪周圍,確定了張校明死前三天的行動軌跡。
看筆記本里密密麻麻的時間,可以說這套軌跡圖做的是非常扎實的。
就是沒用。
刑偵就是這樣,不能破案,一切白費。
刑偵的苦,和機關的甜,是一一對應的。
江遠將軌跡圖拿過來,慢慢的翻了一遍。
柳景輝和戚昌業還在討論案情,并開始不停的搬運物證過來。
“報紙找過來了嗎?”江遠看完了張校明的行動軌跡,同樣沒什么心得,辦法依舊是要求更多的資料。
戚昌業停下跟柳景輝的對話,喝了口水,道:“他們在幾個報社里翻記錄呢,現在主要是要確認登廣告的人名。當年刊登廣告,也沒有什么實名制,拿錢過去就能登,也沒有說要身份證什么的,還不知道嫌疑人用了多少個名字。”
“就算不是規定的時間,也應該是在規定的報紙的規定版面,以醒目的標志來刊登廣告,才能起到密碼的作用。”江遠隨口提醒了一句。
“江遠是懂行的。”戚昌業坐了起來,看看江遠,再笑道:“我們也是這樣翻查的,現在是查到了兩份報紙,但還沒有查全。再一個,他們也在翻譯,但因為密碼本不全,翻出來的內容也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