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逗留
夜晚的錦山,像是一座被黑手抓過的饅頭,星星點點亮起的光,像是饅頭被抓出的烏青,有點亮又不夠亮,類似于啞光的感覺。
錦山下的道路整修過數次,仔細觀察,還能看到一些舊路的影子,特別是幾處截彎取直的地方,看著就適合埋伏的樣子。
江遠讓人找了一輛電動車過來,騎一段就下車來看看,并不時的讓王傳星做紀錄。
柳景輝騎了另一輛電動車跟在后面,瞌睡的不停打哈欠,逼的旁邊的崔啟山不時的注意過來,生怕他就這么睡糟過去。
又是一個大截彎,江遠停車下來,拿著手電筒一照,就見車道旁的排水溝里,有衣物似的垃圾塞著。
隨同而來的刑科技術員連忙上前,用鉤子將垃圾拉上來,卻是幾個污滿的塑料袋。
“應該不是。”江遠擺擺手放棄了。
這是刑警走現場經常會遇到的情況。普通人設想的犯罪現場,是事無巨細的證據全搜羅狀態,而現實中的現場,只有最像證據的證據才會被搜集。
所以,在普通案子里沒有被抓住的案犯,并不是沒有百密一疏的時候,他可能都疏了三四十條了,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刑警的梳子沒有梳到他而已。
有些案犯就此飄了,以為自己掌握了什么了不起的犯罪技巧,于是重復作案,犯罪升級,挑釁警方,到了這個時候,警察的梳子就會一下子變的密實起來,不是運氣特別好的案犯基本都要栽。
所以,為什么有些積案回到首案現場,還能找到相關證據,單說首案的刑警不負責任也不完全,罪犯的卡司上升了,專案組的級別提高了,也就代表了梳子變密了。
不過,就算是江遠現在組織的專案組,也不可能什么垃圾都往實驗室丟。證據細化是無邊無際的,垃圾袋帶回去可以溶了水做液相分析,也可以剪碎了做100組的液相分析,還可以用棉簽蘸著做微量,但沒有用的東西,終究是沒有用的。
江遠跨過排水溝,往灣子里走。這邊修了一個較大的緩沖帶,不管是開車還是騎車,都只能看到彎道,緩沖帶深處是看不到的。如果藏人的話,這里就是一個不錯的等待地點。
兩名刑科技術員,現場舉起大燈,將緩沖帶照的清清楚楚。
江遠細細的看了地面。
此處是平整過的地面,但地面偏軟,且有塵土積累,沒有經過特意清掃的話,是能看出足跡來的。
而特意清掃,只過了一個星期的話,以江遠的能力,也看得出足跡來。
“有嗎?”柳景輝下車走了幾步,感覺清醒多了,說話也只說了一半,感覺自家巨龍應該是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