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有證據嗎
第1166章有證據嗎
江遠等人來的晚,屬于是第七支來援的隊伍,后面還排著有三支。這里面,排在最前方的是長陽市刑警支隊、水東區局等長陽本地的大刑偵單位,后面是來援的省廳刑偵總隊,以及葛志兵和江遠這樣的知名專家帶領的刑警隊伍。
放給正常的重案大案,這樣的重型單位都不一定會直接接手,更多的還是采取指導或提供支援的方式。
但在今次的案子里,面對一起直接針對院士的謀殺案,如長陽市刑警支隊這樣的單位,也只能以一份子的形式來參與。
專案組的直接負責人已是部委刑偵局了。此時,刑偵局來的幾位就跟在長陽市局的局長身后,一邊思索一邊聽取眾人的報告。
局長在前面幾塊展板前走的相對較快,后面則是越走越慢,顯然,更多的時間帶來了更多思考,對于雙方來說都是如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一次屬于中式官場的頭腦風暴,嚴肅、拘謹,需要巨量的腦細胞。
黃強民一直等到領導的隊伍到前一位了,見自己這邊的白板還是白的,才問江遠:“要不要填點東西?”
“哪方面?哦……白板嗎?稍等……”江遠其實也挺緊張的,他在飛速的翻閱圖片。
對于一起命案來說,現場拍攝的照片實在是太多了,可以想象,多名刑事攝像師,估計是手按在快門上就沒有離開過。
要是有充足的時間的話,這些照片進行后期的挑選也是可以的。再或者,快速的看一遍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現在如果搶時間的話,以上方案自然都是不可行的。
江遠拼命的翻頁都沒看完照片,自然也沒空在白板上分析什么。
他的破案手段和正常的刑偵手段還是有差別的。正常的刑警通常是從分析案情開始,典型的謀殺案的話,首先就應該是分析犯罪分子在犯罪現場的活動,是怎么進入現場的,是怎么殺人的,雙方是否有互動有搏斗,受害人是否有反抗,犯罪分子是否受傷,最后,犯罪分子如何處理尸體,如何離開現場等等……
而對這起院士謀殺案來說,兇手在犯罪現場的活動是明確的,所以,調查就可以快進到確認兇手身份這一步了。
這時候,自然衍生出兩個方向,是通過兇手進入現場來調查,還是通過兇手離開現場來調查。
按照這個思路,調查進入現場這個方向,可以選擇調查車輛,通過車輛的所屬、來源等方式,不斷的向前追溯,看兇手是否有在某個路段露出馬腳來,比如經過某個車輛卡點的時候露出了面容,或者更簡單的模式,車就是兇手自己的,或者近期購買的……
當然,對于車的來源或所屬這條路,大家都不是太看好。如果能直接通過車就查到兇手的話,他就沒必要處心積慮的戴上滑雪面罩了,甚至都不應該逃跑,自首反而更容易活下來。相對而言。
而兇手離開現場的方式,也是略有一些反偵察意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