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鮮衣怒馬少年時
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
這話要用來形容一年前的京都紈绔們,那絕對是有點子虛的。
但以前是以前,現(xiàn)在是現(xiàn)在,現(xiàn)在他們升華了啊!
從前只知道在京都吃喝享樂的紈绔們,如今在大魏各地,那也是將各自的畜牧事業(yè)辦得風生水起的好嗎。
宜州。
說好了要養(yǎng)大鵝的兒郎買了有山有水的地,立志打造生態(tài)農場。
常寧別的本事沒有,憑借過人的身世背景做紈绔那是一等一的好手。
開鵝廠嘛,那鵝又不用他親自去養(yǎng),雇上一批人,告訴底下人具體該如何去科學養(yǎng)殖,而他自己,只需要仗著身世向大眾打開銷鵝渠道就夠了啊。
鵝都是滿山遍地跑的勁道鵝,宜州世族多,世族人多又奢靡,一日就能用掉四五只。
一只鵝兩到三月便能出欄,常寧從未想過開個鵝廠還能賺錢的!
明明當初只是為了應賢王應召,想著為百姓做點事能青史留名所以才做來著,沒想到青史留名還沒有,這銀子反倒是開始進腰包了。
大好的田地,遍地白毛紛飛,嘎聲一片。
一臉蛋子曬得微黑的青年站在樹下,忍不住對這盛景表示欣慰。
“小爺我可真厲害,瞅瞅這鵝多肥美啊,不錯,衣錦還鄉(xiāng)絕對夠了。”
常寧掰著指頭忍不住盤算了下其他人,“孫昭去了幽州養(yǎng)馬,封陽去了青州養(yǎng)驢,齊恒、陳炳文湖州養(yǎng)豕……付吉祥和盛宏那倆鱉孫不提,也不知道這些家伙如今如何了。”
不是關心,常寧沒那么好心。
他巴不得一個個都出師不利,這樣就能襯托出他的辦事利落與出色,到時候也就能獨占鰲頭了,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