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章 扶危濟困!
但肺器官移植手術,最大的障礙不是沒錢,而是等不到合適的器官。運氣眷顧了他們,終于找到了合適的器官,但也僅僅是合適,因為孩子的年齡比較小,適配的器官來自一個四十多歲的身體,所以手術難度非常大。
當陳院士團隊跟他們說明手術風險的時候,他們陷入猶豫當中,因為他們面臨艱難的抉擇,如果手術失敗,他們將一無所有。
這時候陳院士給兩個家庭帶來了好消息。
他們遇到了合適的肺源,還會幫他們解決費用的問題。
趙原的個人巡診有贊助商,只要簽訂志愿者協議,便可以免除手術費用。
對兩個家庭而言,至少有了保底,即使最壞的可能,手術失敗,他們也不需要面臨人財兩空的地步。
趙原為何要在個人巡診中不斷地挑戰高難度的手術?
很多人認為趙原是為了制造熱點,吸引眼球。
&r/> 前期的個人巡診或許提升影響力的想法,但隨著趙原如今拿到了拉斯克醫學獎,在華國醫學界有了一席之地,他大可不必讓自己始終站在鋼絲繩上揮舞手術刀了。
一個原因是,趙原想借助個人巡診,讓自己不斷挑戰更難的技術。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趙原希望自己通過個人巡診,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即使有些人想通過捐贈的形式讓趙原在個人巡診中給他們的親人手術,但趙原最終也會將這類病人的費用,用在救治那些因為經濟條件不好而無法得到有效救治的病人身上。
外界對趙原有一些負面評價,認為趙原有那么多頭銜,還是保健局的專家,現在的工作重心,變成幫助那些位高權重的人治病,普通人想要讓他做手術,難如登天。
其實趙原一直默默做了很多事情,比如他以自己的個人巡診在天華成立了一個基金,幫助那些家庭不好的病人解決資金的問題。
有些手術,天華的醫生能做得很好,根本不需要趙原親自去做,但他們的手術費用,后期的康復費用,其實都是趙原建立的基金資助的。
趙原做一臺個人巡診手術,獲得的資金可以幫十幾個家庭解決醫療費用的問題,你說趙原要不要給那些條件好,可以給高昂手術費的病人做手術?
何況,只要病人能在天華求醫,如果遇到難度特別大的手術,趙原不會管對方是不是腰纏萬貫還是一貧如洗,都會一視同仁,親自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