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為名譽而戰!
醫院不是企業,不能看你不爽,或者是個賠本買賣,直接拒絕合作。
社會認為醫院特別冷血,經常曝出錢不到位,不給病人進行治療一類的負面。
《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五條,負有法定救助義務的組織或者個人,當自然人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受到侵害或者處于其他危難情形時,負有救助的義務,不承擔救助義務的,要承擔法律責任。
盡管有漠視生命的個例,但大部分醫院在遇到需要救治又沒有經濟能力的病人,都會網開一面。
大半夜,醫院門口發現病危的病人,醫院會開設綠色通道,緊急救治,等治好了之后,病人跑了,醫院也不會全城通緝,要求必須償還費用,或者讓當時負責救治的醫生去追債。
規定是一碼事。
實際執行起來要變通。
如果沒有相關規定,那么醫院也沒法經營下去。
病人送入醫院,不用外界施加壓力,大家會眾志成城,爭取拼來一個好的結果。
胸心外科、神經外科或者普外,或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張弛有度。
但急診外科真心沒有太多的辦法,除了看主刀醫生的水平和經驗,還得看運氣。
手術室內,各司其職。
開腹的開腹,拉鉤的拉鉤,埋支架的埋支架,操作空間狹小,更考驗醫生的技術和配合。
盡管謝長天等人和趙原已經很久沒有一起手術,但還是能找到熟悉感,主要是流程一致。
盡管醫生接觸的教材相同,但在實際工作中,不同的醫院,很多細節是不一樣的,甚至每個科室都有很大的區別,與學科的帶頭人的手術習慣有關。
趙原知道天華急診外科的手術流程,所以跟謝長天、童政配合得極為默契,一個眼神就能知曉對方想要做什么。
分秒必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