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是隔靴搔癢,一切將毫無意義。 返回門診,開始迎接病人。 處理好兩個外傷患者,來了一個特殊病人。 病人是女性,二十八歲,從昨晚開始嘔吐,頭暈。 孫良在旁邊嘀咕,“嘔吐應該去消化內科,頭暈應該去神經內科,再不濟也是送到急診內科,也不應該什么人都朝急診外科送。” 孫良正準備讓患者重新掛號。 患者和家屬本來看趙原和孫良如此年輕,都在猶豫,這兩個醫生能不能行? 誰曾想兩個醫生想讓他們轉其他科室。 天華醫院的門診不難掛,不過專家門診那就難了。 可門診一般都是年輕醫生。 患者及家屬心情復雜起來。 趙原攔住孫良,“這個病人氣色很差,沒必要讓她折騰了。” 病人和家屬聽趙原這么說,從一開始的焦慮變成了感激。 “醫生,我究竟是什么病!” “先給你檢查一下吧!” 趙原在體格檢查之前,會先將手焐熱,這是很多醫生的習慣。 很多病人覺得醫生在給你做體格檢查的時候手心很溫暖,其實醫生也是人,不可能隨時讓手保持一定的熱度,偶爾還會用保溫杯。當然這些細節,病人一般不會知曉。